网友晒出小费帐单 加拿大人破防了
根据H&R Block加拿大分公司今年2月进行的一项在线调查,大多数加拿大人,尤其是18至34岁的年轻人,认为当前的小费文化已经“失控”,并对越来越高的小费选项表示不满。
这项全国范围的在线调查共收集了1,790位受访者意见。尽管在线调查无法提供误差范围,但结果显示:小费提示已经从餐馆扩展到了几乎所有服务场所——包括学生便利店、咖啡店,甚至物理治疗诊所。
H&R Block税务专家Yannick Lemay表示,虽然很多人对不断弹出的小费选项感到不适,但他们还是会支付,“因为心理上会觉得有义务这么做”。
“不给小费,我会觉得自己是坏人”
就读于多伦多城市大学、在中国和香港长大的Aditi Roy表示,她经常给小费,但内心其实非常挣扎:“**小费最多时高达20%,实在太荒唐了。**但如果我不点那个小费按钮,就会有强烈的罪恶感”。
她指出,在亚洲很多国家,小费文化基本不存在,顾客支付的仅是账单中的小额服务费,直接用于员工工资,“加拿大应该逐步摆脱小费文化”。
但也有一些人认为,小费是对服务劳动的基本尊重。
Milly Squires是一位刚毕业的大学生,她在餐饮业工作了六年。她指出,很多餐厅实行小费分摊制度(tip pooling):服务员不仅要靠小费生活,还要从自己的销售额中拿出一部分交给厨房、清洁人员、调酒师和前台等其他岗位。
“比如我接了一桌100加元的客单,如果他们一分钱小费都不给,我还要倒贴5加元给后厨和其他员工”。她说。
她表示,自己并非因为愧疚给小费,而是知道整个餐厅的运作依赖于这个体系。
大型连锁餐厅如麦当劳则不接受小费,其官方立场是:“我们是团队环境,不奖励个人”。
替代方案呼声渐高:欧洲式服务费 or 提高工资?
Jacob Burris认为,加拿大应效仿欧洲,引入标准化的服务费制度。Aditi Roy也支持这一方向,但强调真正的问题在于:服务行业工资太低。
Roy表示:“我们不该靠顾客的施舍让服务员活下去,而是该直接付他们应得的工资”。。
在高通胀和工资停滞的背景下,加拿大小费文化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年轻人开始重新定义何时、何地、为何给小费,他们不仅在反思消费习惯,更在质疑这个体系的合理性。
也许,是时候重新审视这项几十年来的“默认设置”了。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延伸阅读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