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最新研究:"威尼斯之狮"部分铜矿石来自中国

意大利帕多瓦大学的科学家即将在《古物》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意大利威尼斯圣马可广场标志性的青铜翼狮雕像“威尼斯之狮”所使用的部分铜矿石来自中国


研究者认为,雕像的原型是一座中国唐代的镇墓兽雕塑,由着名探险家马可·波罗和其父亲经由丝绸之路从中国带到了威尼斯。威尼斯之狮是由该雕塑改造而成。



威尼斯之狮雕像

威尼斯之狮雕塑重约3000公斤,位于圣马可广场上两根高柱中一根柱子的柱顶,被广泛认为是威尼斯城市的象征。17世纪90年代,拿破仑曾劫掠雕塑运往巴黎,1815年运回威尼斯时遭到损坏,后由一名威尼斯雕塑家修复。

对于该雕像的铸造时间和地点一直以来扑朔迷离。最早关于狮子雕像的文字记载出现在1293年,当时的记录显示雕像在长期荒废之后得到修复。

过去200年来,学术界对这尊雕像最古老部分的起源有不同看法。20世纪80年代的艺术史研究曾认为,这座雕像最初是在公元前4世纪末到公元前3世纪初的希腊铸造。

然而此次研究中科学家发现,该雕像在外观风格上与唐朝时期用于守护陵墓的石像相似。研究认为,中国古代艺术中充满了狮子和类似狮子的生物。而圣马可飞狮的雕像与唐代的镇墓兽尤其接近。唐代的镇墓兽雕像,大多长有狮子般的口鼻部、火焰般的鬃毛、角和肩部凸起的翅膀、尖尖的上扬耳朵,有时还带有部分拟人化的面部特征。这些特征都与圣马可飞狮的形象接近。



唐代兽面镇墓兽,甘肃灵台县博物馆藏


在发现这一关联后,科学家进一步通过铅同位素追溯了雕像所用金属原料的原始矿床,最终发现铸造该雕像所用的铜矿石,产自中国长江下游地区。

在实证基础上,科学家这样推测威尼斯之狮雕像的起源:元朝时期来到中国的马可·波罗父子在元朝首都元大都(今北京)发现一尊在唐代时期建造的镇墓兽雕像,随后该雕像被带至威尼斯。抵达威尼斯后,雕像很可能后面被改造为当时威尼斯共和国的象征圣马可飞狮。

研究认为,该雕像曾经有角,形象非常接近唐代镇墓兽。后面在威尼斯,雕像的角被移除,耳朵也被缩短,使其更接近圣马可飞狮。

圣马可飞狮的图案是意大利文化的经典代表。圣马可飞狮出现在多个意大利文化和政治标志上,例如威尼斯市市徽、意大利海军军旗,它也是威尼斯电影金狮奖的标志。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延伸阅读
    意大利妈妈刚生完娃 大学教授就上产房让她考试 意大利设计师乔治·阿玛尼在米兰去世 享年91岁
    意大利版N号房曝光 丈夫偷拍妻子 网上分享 抗议意大利副总理言论,法国外交部召见意大使
    29岁意大利运动员在中国成都世运会上不幸离世 中国25岁男子意大利翼装飞行 直撞山壁当场惨死
    意大利快时尚重镇上演衣架战争 中国黑帮争控制权 备受欢迎意大利餐厅在BC最高楼开业
    印尼或将购买意大利退役航母,改为无人机母舰使用 著名意大利餐厅被收购后大幅扩张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