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的烟硝:80年后两岸历史教育如何谈二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80周年之际,中国官方重申“抗日与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史观,台湾(专题)则上演一场“终战”与“抗战胜利”的用词之争。这些争议不只停留在政治攻防,也扩及历史教育。DW采访两岸的高中生和历史教育工作者,探讨战争记忆如何被形塑。



9月第一天,新学期开学不久,刚升上高二的伍六注意到同学充满了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与兴奋:再过两天,北京就要举行九三阅兵仪式,她们学校已经安排好让学生透过大萤幕,集体观看阅兵。

“我们强调的就是抗日战争胜利,中国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生活在中国东北,伍六从小熟悉官方的这套固定说词,对于常常伴随出现的爱国、反日民族主义,更是不陌生。她身边老一辈的东北人倾向仇日,东北饭馆甚至有道菜叫做“油炸小日本(专题)”。每年九一八,学生都要参加参访活动,实地了解东三省曾经遭遇的侵略;她还听过历史老师在课堂上传递这样的想法:“如果你在中国,你不记得日本人对中国做了什么,那你就不配当中国人。”

去南京旅游的经验,也曾让伍六感受到强烈的仇日情绪。“(中国)国内很强调说我们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也确实是很正义,人家都打到你家了,你还不把他赶跑吗?”

伍六告诉DW,她很努力改变偏见,试着理解“不是每个日本人都坏”,却还是免不了对日本存在一定程度的仇恨。“我发现我改不透,因为到现在还是会有人源源不断地给你输入这些观念。”


远在海峡对岸的台湾,同样经历过日本殖民,但如今反日氛围相较之下不那么浓厚,传承给新世代的战争记忆也更为纷杂。

台湾南部的高三生黄同学自幼对战争的历史很感兴趣,课内课外接触了各种战争故事。课堂上,他学过中华民国的“八年抗战”历史,读过台籍日本兵的故事,稍微听说这个群体战后面临的尴尬处境。他也记得自己的阿公曾谈起殖民时期躲空袭的经验,“阿公说,当时飞机是从中国那边飞过来的”。

二战末期,中华民国与美国盟军曾多次轰炸当时是日本殖民地的台湾;了解到这样的史实之后,黄同学不再从“抗战胜利”角度来看待台湾的复杂经验,而是只理解为“二战结束”。

台湾脱离日本殖民后,换成中华民国统治。黄同学向DW形容,战争下的台湾像是被迫卷入的“部件”,难以形成主体论述,更留下许多难题需要解答:“你会感觉,我们不是一家人吗?我们(台湾人的)身份证上面不是都写中华民国吗?可是为什么我们讲的事情差这么多?”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他,将成为第一位千禧年后获封的圣人 男子55万元买到"凶宅",两年后起诉退款,法院判了
    金价爆了,再创历史新高!有人花20多万元买金条 美众院中共问题委员会指责中国借阅兵"操弄历史"
    Google赢得司法部诉讼 股价飙升创历史新高 前省长:20年后加拿大会感谢特朗普  (5条评论)
    朱立伦:抗战由国民党领导 中共想窜改、扭曲历史 美媒:80年后,亚洲仍难愈日本暴行之创伤  (1条评论)
    《亮剑》不为人知的事情,剧中出场的老总,居然是历史真实存在的 谢霆锋儿子考上剑桥大学,张柏芝教育方式被盛赞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