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大"血洗"文科?未来风口很明显了

莱斯大学从2025秋季起推出人工智能理学学士学位,这个跨学科项目除了设置工程课,还加入哲学伦理课,培养复合人才,让学生批判性地思考新技术与人类的关系。


普渡大学也设立了与莱斯类似的人工智能文学学士学位,它位于哲学系下。

入读学生在必修的博雅教育课程基础上(如哲学史、社会与政治哲学、伦理学),还要修读世界语言课(如法德英语等)、社会多样性课程(如种族与性别研究、后殖民文学等)。

最具代表性的还有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它将“CS+”玩到极致,文理学院下就开设了CS+人类学、哲学、语言学等人文社科。

耶鲁医学院也有医学人文学科硕士项目,提供艺术、音乐、文学、戏剧、写作、哲学、历史等课程,增强医学生的人文情怀。



(图源|UIUC官网)

从新增或是已开设专业也能看出,美国大学裁撤文科本质上否定的只是它的经济价值,而它本身具有的人文价值仍然会被继承,因为它承担着通识教育以及跨学科研究的作用。

科技时代,文科所培养的批判性思维、伦理判断、共情与讲故事的能力等会是核心竞争力。这倒逼人文学科走出象牙塔,摆脱纯学术化,主动与科技、商业或是社会结合。

这也就是说文科价值走向隐蔽化。

既然无法像STEM专业一样直接产出经济效益,那就把软实力的优势发挥到极致,搭乘热门专业的便车,回归真实需求,让科技更人性、商业更有粘性。

对于大多数普通家庭而言,未来的道路更为清晰,过去高风险、投机取巧的路基本堵死,以后想要继续用文科曲线救国,就得规划好自己的学术兴趣及跨学科思维。

未来风口很明显了

跨学科或是交叉学科人才,正是美国大学当下的招生标尺和培养目标。


美国大学招生所采用的“综合评估(holistic review)”本身就是跨学科理念的核心体现:他们希望学生不仅仅成绩好,更是一个多边形战士。

所谓的文理兼修,底层逻辑正是如此。它想让学生打破思维边界,在不同知识领域自由穿梭,进而去发现、创新并创造。

美国藤校和前30名校越来越强调跨学科兴趣和跨界能力,耶鲁官网中的那句口号:“社区与多样性、艺术与科学、创新与传统、计划与意外”,说的就是兼容并包的精神。



现在美国大学不只是让文科跨界,理工科专业之间也讲究混搭,彼此成就,来扩大学生知识面,保持未来的市场竞争力。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今年新上线电气与计算机科学专业(ECE),破除传统学科壁垒,让最前沿的硬件和软件课程强强联合,就读学生不再单纯是工程师或是程序员,而是掌握底层设计到用户交互的系统性人才。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OpenAI奥特曼畅谈未来:我孩子很可能不会上大学 大温山火烟霾危机 未来数日恐加剧
    西班牙未来女王空军训练 19岁仙气公主曝帅气军装照 BC山火服务处说刚过去的劳动节长周末全省各地有几千次闪电意味未来几日会发现更多山火
    马斯克特斯拉未来约80%价值将源于这件事... 西班牙大公主着飞行服,未来三军总司令得会开飞机
    不只是iPhone17 苹果未来10大焦点新品曝光 川普关税遭上诉法院裁定违法 未来影响有多大?
    肾不好的几个表现,喝完水后尤其明显... 未来10年大幅成长的高薪工作 年薪最高17万美元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