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 中国为什么是共产党的天下 从川普普京会谈说起

蔡荣根观点:川普和普京于台北时间8月16日凌晨在美国阿拉斯加,针对如何结束《俄乌冲突》展开一对一会谈。 会谈地点选在阿拉斯加有特别的意义,它原是俄罗斯帝国的领土。


1867年(清同治6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为疏解“克里米亚战争”被奥斯曼帝国、英国法国联军击败后的财政困境,同时为拉拢美国作为地缘政治的盟友,将这块地广人稀的土地以720万美金卖给美国; 那时川普总统的爷爷才两岁,还没能移民美国。

亚历山大二世为了挽救战败后的统治危机,还被迫进行内政改革,包括解放农奴和司法改革等。 但他的半调子改革,不但遭到既得利益者的反对,取得土地的农民也因为负债,生活反而更贫苦而陷入绝望。

1860年代中期,对改革失望的俄国知识青年,包括一些同情农奴的贵族青年,掀起一股“彻底否定传统权威”的思潮。 他们反对沙皇高压专制和东正教会保守势力的束缚,反对贵族特权和传统家庭伦理,拒绝一切无法用科学验证的事物; 他们宣称摧毁旧秩序是为了建设,但缺乏建设新社会的具体蓝图,因此被称为虚无主义者。

在俄罗斯出现“虚无主义”后不久,欧洲也因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兴起,造成极端的贫富差距和阶级对立,“无政府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两种社会主义思潮同时在欧洲和俄国蔓延开来。 他们都反对资本主义和封建传统,也都追求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由平等的共产世界”,但对“国家”的主张不同。

“马克思主义”主张以“无产阶级专政”为过渡阶段,先消灭资产阶级和镇压反革命,最后才能实现无阶级、无国家的共产世界; “无政府主义”则认为国家是压迫的根源,任何政府的官僚制度都必定会成为新的特权阶级,因此主张立即废除一切形式的国家,以人民自由成立的公社、合作社、工团等基层组织为基础,直接建立“无国家、无强制权威的共产社会”。 许多早期的无政府主义者都经历过虚无主义阶段,因此被泛称为虚无党人。

由于无政府主义追求的乌托邦,与儒家《礼记——礼运大同篇》所描绘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相似,也符合道家“无为而治”的黄老哲学,所以很容易获得晚清知识分子的共鸣,最早由留法和留日者引入国内,并大力鼓吹提倡。 如李石曾、吴稚晖、张静江、蔡元培、章太炎,章士钊、张继等早期革命党人都信仰无政府主义。 甚至连追随国父的汪精卫、中国共产党创始人陈独秀、李大钊等,也都曾经是无政府主义者; 由蔡元培、章太炎等组织的革命团体“光复会”,其入会誓词为“光复汉族,还我山河,以身许国,功成身退”,最后一句“功成身退(即不当官)”,有明显的无政府主义色彩。

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与李大钊等高举“民主”与“科学”大旗,批判封建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

这些主张与半世纪前俄国虚无党人的主张,似曾相识,也与当时风行全世界的无政府主义思潮相呼应; 由《新青年》带动的新文化运动,影响了一整代的年轻人,包括李大钊的属下——北京大学图书馆管理员毛泽东

亚历山大二世被虚无党人刺杀事件,是中国革命党人“以俄为师”的开始。


无论是虚无党人或无政府主义者,都是对统治阶层的威胁,所以都受到残酷的镇压; 面对难以撼动的政权,一些激进的虚无党人和无政府主义者开始用恐怖手段来进行革命,希望能带动被压迫的人民揭竿而起。 1881年3月,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经过多次暗杀未遂后,被5名虚无党人投掷手榴弹刺杀。 策划并领导这次暗杀行动的是女虚无党人索菲亚·佩罗夫斯卡娅。



女虚无党人索菲亚·佩罗夫斯卡娅出身俄国最上层贵族家庭。(蔡荣根提供。 )

由于索菲亚出身俄国最上层的贵族家庭,又是年轻美貌的女性,但却不惜背叛自己的阶级利益为革命而牺牲,因此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其后被很多文学作品歌颂为“殉道的圣女”; 鉴湖女侠秋瑾留学日本知道索菲亚的故事后,自赋《宝剑歌》,以“死生一事付鸿毛,人生到此方英杰”诗句,表达她效法索菲亚舍身报国的决心。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更多...
    连番解雇美高官 川普在测试总统权限? 特朗普政府将解雇大多数"美国之音"记者
    川普缩减国安会人员 决策更显"一尊" 华邮独家披露:川普加沙重建计划
    金砖国家反击川普 中国并非替代目标 川普拟派"美私人军事公司"赴乌克兰,英媒:实质威慑普丁
    川普政府执意裁美国之音及母公司逾500人 白宫玫瑰园石材惊现23米长裂缝,特朗普宣布"破案"
    "欧洲人表面支持特朗普,暗中却试图破坏" 大陆热帖:白宫惊现豆腐渣?特朗普真气坏了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