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评·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每个人都活成一支队伍"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工人日报)

8月25日,国家广电总局重点指导剧目、北京市广电局重点扶持项目电视剧《归队》在CCTV-8黄金强档和腾讯视频同步播出。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一支抗联小队在惨烈战斗中与大部队失联,排长鲁长山带领战友在敌军围剿下分散,并与战友约定幸存者重聚,即“八棵松树之约”……该剧以抗联中的“小人物”为切口,却展现出波澜壮阔的“大历史”,并将舍生取义、勇赴国难的东北抗联精神深深烙印在观众心中。

《归队》以“失联”为起点,铺展开4条平行却又暗合的人物轨迹:排长鲁长山(胡军饰)带着年轻战士田小贵(陈靖可饰)在白山黑水间艰难求生,寻找联络点的每一步都踏在生死边缘;二班长汤德远(李乃文饰)孤身周旋于自然与敌人的双重困境,甚至陷入日军劳工营仍未放弃抗争;卫生员兰花儿(袁姗姗饰)家破人亡后,在逃亡中以医疗技能帮助他人,试图在乱世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战场”;战士高云虎(任彬饰)与万福庆(宋家腾饰),则在淘金场的压迫与劳工营的磨难中,坚守着抗联战士的初心。

这4条线索如同4支分散的火炬,各自在黑暗中燃烧,却始终朝着“归队”的共同方向汇聚。

这种多线叙事的价值,不仅在于增强剧情的节奏感与悬念感,更在于它以“小人物”的视角,全方位展现了抗联抗战的“大艰难”与“大信仰”。剧中没有刻意渲染宏大的战争场面,反而将镜头对准战士们的生存细节,让观众看到战争的残酷不仅存在于正面战场的枪林弹雨,更渗透在每一次饥饿的折磨、每一次与战友的失联、每一次面对敌人的隐忍中。

更重要的是,多线叙事下的“归队”,早已超越了“回到队伍”的物理意义,成为每个人精神层面的自我坚守与成长。汤德远在劳工营中表面隐忍、暗中谋划逃跑,哪怕孤身一人也未向日军低头,他的“归队”是对军人誓言的坚守;兰花儿唤醒了葱山寨匪深埋心底的抗日骨气与血性,她“归队”是对民族大义的觉醒;高云虎与万福庆在绝境中相互扶持,哪怕身陷囹圄也未暴露战友,他们“归队”是对兄弟情义与集体信仰的守护。


在《归队》中,“归队”从来不是简单的“找到队伍”,而是每个个体在孤独与绝境中,活成“一支队伍”的坚守。正如主题曲《归来》中那句“人们的愿望都一样,等到万物生长回家乡”,每个在“归队”路上的人,都将个人的愿望与民族的希望融为一体,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抗联精神的长城

这种“每个人都活成一支队伍”的坚守,正是对东北抗联战士们勇赴国难、自觉担当、顽强苦斗、舍生取义、团结御侮的伟大精神与实践的最好诠释。在14年抗战的漫长岁月里,无数像鲁长山、汤德远一样的抗联战士,或许曾与大部队失联,或许曾身陷绝境,但他们从未放弃——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每一次坚持,都是对“归队”的靠近;自己的每一次抗争,都是对民族希望的守护。

伟大的抗联精神,从来不是某一个英雄的独角戏,而是无数“活成一支队伍”的普通人,用生命与信仰共同谱写的壮歌。而这份精神,在今天依然闪耀——当我们在生活中面临困境,当我们为理想而坚守,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支队伍”,以个体的微光,汇聚成时代的星河。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延伸阅读
    抗战胜利80周年 国防部:魔鬼被消灭 遗毒未根除 谁的胜利?北京盛大纪念抗战胜利 彰显共产党角色
    艺评·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以影视之名,铭记历史致敬先烈 擎起大国威仪—记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活动3名旗手
    官媒:抗战胜利后,中国为何放弃1200亿战争赔款? 顾及韩美同盟 李在明或缺席中国抗战胜利纪念活动
    图知道|电视剧亮剑经典重播,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还有哪些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有哪些经典重映值得期待
    中国或邀李在明出席抗战胜利纪念活动 北京抢抗战胜利话语权 共产党对抗战贡献多少?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