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 川普太狠!她要独自扛起美国经济未来?
美国联邦准备理事会(Fed)主席鲍威尔(Jerome Powell)。(美联社)
然而现在情况却变得紧张了。《经济学人》提出的三大关键点——库克的官司、2026年初的联准会人事投票,以及鲍威尔任期结束——将决定川普能对联准会造成多大的破坏。外界普遍预期库克的官司会拖很久;赌盘开的机率是9月底被赶走的可能性只有10%,到年底也只提高到25%而已。
而明年初的人事投票以及5月鲍威尔任期结束,也将决定川普能多大程度干预联准会。7位联准会理事每5年会进行投票,决定地方联准会分行的总裁人选;这些总裁再加上理事,就组成12人的“联准会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决定利率。根据《经济学人》,要是库克被撤职,加上替补库格勒的新人,那么7人中将有4人是川普任命的,理论上可以强硬干预人事投票,不过川普在第一任期任命的华勒(Christopher Waller)和鲍曼(Michelle Bowman)出身专业,而非听话的政客,因此过度干预的情况可能还不会出现。
上一个大动作干预联准会的总统,是1970年代的尼克松(Richard Nixon)。尼克松逼当时的联准会主席勃恩斯(Arthur F. Burns)降息,好在1972年大选前刺激经济,结果却引发灾难:通膨在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前就已经失控,花了10年才压下去。马里兰大学(University of Maryland)的德雷萨尔( Thomas Drechsel )推算,如果今天出现当时一半程度的政治压力、并持续半年,未来10年的物价可能多涨7%。
《经济学人》直言,川普的手段,比尼克松更凶狠。现在外界对美国的信心已经动摇:美元兑其他已开发国家的货币跌了9%、黄金价格飙涨;短期美债殖利率因经济走弱而下降,但长期殖利率却居高不下,反映投资人对美国债务和制度的疑虑。
尽管美国股市看似乐观,但库克被开除的消息传出后,股市、美债、美元都跌了一点,只是幅度不大。如果市场真的把“联准会独立性”受威胁当一回事,应该会有更剧烈的反应,之所以平静,是因为投资人觉得川普不会真的这么做。然而,问题也在这里:川普的习惯就是“不见棺材不掉泪”,市场反应冷静反而会让他觉得可以继续推进。
虽然总统全面接管联准会的可能性不大,但川普打压央行还是可能造成严重影响。川普已经打破了长久以来“联准会独立性不可侵犯”的共识,如果共和党把“控制联准会”当成长期策略,那货币政策被政治化几乎已是必然。《经济学人》指出,更严重的是,美国的经济信心可能会动摇。联准会之前已经因为错估疫情后的通膨而受批评,这次能靠加息压住通膨、又没让经济衰退,是因为大家相信联准会有能力把通膨压回2%;若大家对联准会失去信心,这一套就很难再玩一次了。
此外,美国政府现在的财政赤字高达GDP的7%,是尼克松时期的3倍,净债务大约是GDP的100%。要说服投资人继续买单,本就不容易,若再加上联准会失去公信力,那几乎是不可能了。虽然美国现在还是“避险天堂”,加上其他已开发国家也在拼命借钱,但投资人也不是没有其他选择。
联准会的立场
根据《纽约时报》,联准会已罕见发声,强调理事有14年任期,只有在“有正当理由”下才能被解职,通常是职务上的失职或不当行为。这些保障存在的目的,是让货币政策基于数据与长期利益,而非政治压力。
不过,因为指控涉及的是库克的个人房产问题,而非她的职务,联准会无法在诉讼中公开力挺库克;她的律师罗艾尔则将川普此次的行动定调为“前所未有且非法的政治施压”。

2025年8月29日。联准会理事库克(Lisa Cook)的律师艾森(Norm Eisen)和罗艾尔(Abbe Lowell)走出华盛顿联邦法院。(AP)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然而现在情况却变得紧张了。《经济学人》提出的三大关键点——库克的官司、2026年初的联准会人事投票,以及鲍威尔任期结束——将决定川普能对联准会造成多大的破坏。外界普遍预期库克的官司会拖很久;赌盘开的机率是9月底被赶走的可能性只有10%,到年底也只提高到25%而已。
而明年初的人事投票以及5月鲍威尔任期结束,也将决定川普能多大程度干预联准会。7位联准会理事每5年会进行投票,决定地方联准会分行的总裁人选;这些总裁再加上理事,就组成12人的“联准会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决定利率。根据《经济学人》,要是库克被撤职,加上替补库格勒的新人,那么7人中将有4人是川普任命的,理论上可以强硬干预人事投票,不过川普在第一任期任命的华勒(Christopher Waller)和鲍曼(Michelle Bowman)出身专业,而非听话的政客,因此过度干预的情况可能还不会出现。
上一个大动作干预联准会的总统,是1970年代的尼克松(Richard Nixon)。尼克松逼当时的联准会主席勃恩斯(Arthur F. Burns)降息,好在1972年大选前刺激经济,结果却引发灾难:通膨在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前就已经失控,花了10年才压下去。马里兰大学(University of Maryland)的德雷萨尔( Thomas Drechsel )推算,如果今天出现当时一半程度的政治压力、并持续半年,未来10年的物价可能多涨7%。
《经济学人》直言,川普的手段,比尼克松更凶狠。现在外界对美国的信心已经动摇:美元兑其他已开发国家的货币跌了9%、黄金价格飙涨;短期美债殖利率因经济走弱而下降,但长期殖利率却居高不下,反映投资人对美国债务和制度的疑虑。
尽管美国股市看似乐观,但库克被开除的消息传出后,股市、美债、美元都跌了一点,只是幅度不大。如果市场真的把“联准会独立性”受威胁当一回事,应该会有更剧烈的反应,之所以平静,是因为投资人觉得川普不会真的这么做。然而,问题也在这里:川普的习惯就是“不见棺材不掉泪”,市场反应冷静反而会让他觉得可以继续推进。
虽然总统全面接管联准会的可能性不大,但川普打压央行还是可能造成严重影响。川普已经打破了长久以来“联准会独立性不可侵犯”的共识,如果共和党把“控制联准会”当成长期策略,那货币政策被政治化几乎已是必然。《经济学人》指出,更严重的是,美国的经济信心可能会动摇。联准会之前已经因为错估疫情后的通膨而受批评,这次能靠加息压住通膨、又没让经济衰退,是因为大家相信联准会有能力把通膨压回2%;若大家对联准会失去信心,这一套就很难再玩一次了。
此外,美国政府现在的财政赤字高达GDP的7%,是尼克松时期的3倍,净债务大约是GDP的100%。要说服投资人继续买单,本就不容易,若再加上联准会失去公信力,那几乎是不可能了。虽然美国现在还是“避险天堂”,加上其他已开发国家也在拼命借钱,但投资人也不是没有其他选择。
联准会的立场
根据《纽约时报》,联准会已罕见发声,强调理事有14年任期,只有在“有正当理由”下才能被解职,通常是职务上的失职或不当行为。这些保障存在的目的,是让货币政策基于数据与长期利益,而非政治压力。
不过,因为指控涉及的是库克的个人房产问题,而非她的职务,联准会无法在诉讼中公开力挺库克;她的律师罗艾尔则将川普此次的行动定调为“前所未有且非法的政治施压”。

2025年8月29日。联准会理事库克(Lisa Cook)的律师艾森(Norm Eisen)和罗艾尔(Abbe Lowell)走出华盛顿联邦法院。(AP)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延伸阅读 | 更多...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