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你觉得一年比一年快,原因细思极恐

不是时钟出了问题,是你的大脑在“欺骗”你


“总觉得刚过完年,怎么中秋又要到了?”“去年立的flag还在眼前,今年又过去了一大半……”“小时候一天那么长,现在一年就像一星期。”

这些吐槽,你一定不陌生。甚至,你自己就是那个时常感叹“时间都去哪儿了”的人。

为什么年龄越大,感觉时间过得越快?这背后隐藏的真相,远比我们想象的更扎心,也更值得深思。

一、比例尺效应:生命在“作弊”

这是我们最容易理解的一个解释:

当你5岁时,一年是你整个生命的20%。这段时光漫长到仿佛没有尽头。∙

当你50岁时,一年仅仅是你生命的2%。从比例上看,它自然显得短暂渺小。

就像用一把不断变长的尺子去丈量时间。一厘米在十厘米的尺子上显得很长,在一米长的尺子上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时间本身的速度从未改变,只是我们丈量它的尺度,早已在不知不觉中翻天覆地。

二、大脑开启“自动驾驶”:记忆被压缩

神经科学研究发现,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我们的大脑就像一块疯狂吸水的海绵。每天都要面对海量的新知识、新环境、新体验——第一次走路、第一次上学、第一次心动...

这些“第一次”需要大脑调动大量神经元,进行复杂而缓慢的信息处理。这种全神贯注、深度加工的过程,在主观上会感觉“非常耗时”,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漫长。

而当我们成年后,生活步入轨道(routine)。每天上班走同样的路,做同样熟悉的工作,见同样的人。大脑对这一切早已轻车熟路,处理这些信息时,效率极高,耗能极少,几乎是在“自动驾驶”模式下完成。

当你对生活越熟悉,大脑处理信息越快,你的时间感知就越模糊。 就像老司机开车回家,完全不记得一路上的细节,感觉“一眨眼就到了”。

换句话说,不是时间变快了,而是你的大脑处理日常生活的速度变快了,以至于“忽略”了过程。

三、记忆的“压缩”算法:你的过去被打包了

我们如何判断一段时间的长短?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段时间里留下了多少深刻且独特的记忆。


年轻时:生活充满了新鲜的“第一次”,每一个都能形成强烈的记忆锚点,回忆起来自然觉得内容丰富,岁月漫长。

年长后:生活被重复的日常填满。今天和昨天一样,今年和去年相似。大脑会自动将这些相似且缺乏新意的记忆“压缩打包”。当你回顾过去十年,可能只剩下几个模糊的片段。

不是时间消失了,而是值得铭记的“记忆点”太少了。你的过去,被大脑默认“压缩”成了.zip文件。



让时间“慢”下来的4个科学方法

知道了原因,我们就能找到对策。核心诀窍就是:欺骗你的大脑,打破它的“自动驾驶”!

1. 主动制造“第一次”

刻意走出舒适区,每年为自己计划一些全新的体验。学一项从未接触过的技能(比如潜水、油画)、去一个陌生的城市独自旅行、换一条下班路线探索周边... 用新奇感为你的时间“刻下”刻度。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罗密欧和朱丽叶没死会怎样? 科学家:会分手 马斯克出手,多名顶尖华人科学家被从Meta挖走
    科学家测量"心跳黑洞" 结果挑战现有理论 中国科学家完成全球首例猪肺移植到人体手术
    官方通报:首席科学家石京山,搞权色交易、赌博  (1条评论) 科学家发明一氧化碳解毒剂 几分钟净化血液
    NASA科学家:谷神星或有水和生命存在 美国顶尖科学家因"邻里纠纷"被开除,冤不冤?
    拯救濒临灭绝的长江江豚 中国科学家正在努力 科学家成功造出陨石钻石 或成最硬天然材料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