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人,如何打工?"如此打工30年"

从无尘室回到更衣室休息的女工。


新京报:可能许多读者以前都看过这张照片。

占有兵:这是我拍摄的照片中目前传播度最广的一张。

新京报:当时为什么想记下这个瞬间?

占有兵:这张照片是在2011年初拍的,当时无尘室的一些女工正回到更衣室休息,她们脱下帽子和鞋子,让紧紧包裹了几个小时的身体能休息休息。按理说无尘室是不让拍照的,但那天我所在的工厂正好在举行安全消防检查,我是保安主管,需要拍一些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发给各个部门整改。

新京报:照片中正好有一位女工看向了镜头。

占有兵:是的。她原本是没有看过来的,但听到了快门声她就回过头来了。有人觉得这些脱下来的无尘服很像挂在那里烘干的腊肉。高科技生产流水线中人的生活状态,隔着照片似乎都能感受到。后来我一直很想联系到这位女工,但很遗憾,一直没联系到。



“密集”的打工生活与“希望”的年代

新京报:接下来我们看一些当年车间厂房的照片。这些照片里经常是“密密麻麻的”。比如这张,有很多厂牌的名字,好像生产什么的都有。




厂牌。

占有兵:这个在东莞过去叫工业区,20世纪80年代,许多村子里都盖了不少简易的厂房,然后开始向外招商。每来一个厂,就挂一块牌子,比如招了10个厂之后,就在外面竖很大一块牌子,可能有十几米宽、几米高的板子,作为这个厂区“竞争力”的体现。慢慢就挂满了,就说明厂子都租出去了。今天这些牌子早就都拆掉了,它们中绝大部分都是当年的“来料加工企业”。

你仔细看这些厂名,其实很有意思。当时一个厂子来了是不能生产的,比如做玩具的,它需要上游给它供应各种各样的材料,还需要有很多运输公司来为它服务。当它进驻时,就带来了以它为中心的一整条工业链,而每一环又有各自的链条,这些链条在这个厂区交织。过去有句口号叫“JIT(Just in Time)”,它强调的是供应链的各个环节能在10分钟内供应上是最好的。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北京为何如此忌惮"堤丰"中导系统? 打工牛马,为什么痛恨飞机WiFi?(图
    董璇结婚给张维伊家亲戚送金子,下嫁为何如此卑微 阿富汗6.1级地震已致610人死亡 损失为何如此严重
    行程披露!普京在华停留如此之久,实属罕见 胡锡进:美女总理被罢免,泰国总理为何如此高危?
    遭酸"大S小孩非你亲生" 汪小菲新妻子如此回应 希腊打工15年的我,告诉你有多"卷"
    时间是我们唯一拥有的,而它却如此无情无义 全民社保大讨论,以前我们有太多误解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