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战争悲剧归罪于男孩,成了日本的流行观点
在设定中,清太来自一个标准的军国主义家庭。父亲是摩耶号上的海军大尉,母亲则是出身富裕的家庭主妇。

因为战争,父亲阵亡于莱特湾,母亲则死于盟军对日本的战略轰炸。
家破人亡之后,清太带着唯一的亲人妹妹寄宿到了叔母家,但因为叔母的恶劣对待(给兄妹俩喝稀汤,自己家人吃稠的,且冷言冷语)和妹妹的营养不良,他决定带着妹妹出去独立生活,最终随着妹妹的死亡,他也失去了继续活下去的信念。
《萤火虫之墓》就通过这样的故事,讲述了二战末期日本那动荡而混乱的社会图景下人的悲惨境遇,对于了解日本侵略史的人来说,这就是军国主义发动战争后的恶果。

在日本社交媒体里,很多人都分享了许多年前初看《萤火虫之墓》的感受,其中的关键情绪就是战争真可怕、清太一家真可怜、叔母好冷血(网络习惯称为西宫阿姨)。
但现在,一种名为“西宫阿姨同情论”的观点开始流行,简单来说就是清太是垃圾,在战火中艰难拉扯一家的叔母,才是大好人。

提出清太垃圾论的人,主要的理由有2个:
一、清太没礼貌。
在支持者看来,虽然清太带着妹妹来的时候,带上了家庭仅剩的食物,虽然西宫阿姨在吃饭这件事上区别对待,但考虑到正在照顾他们,清太不应该展现出生气的态度,甚至是不说谢谢。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