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 全球AI算力地图曝光 美国封王 中国"用绿谷换硅谷"
综合官方文件和内地报导,所谓的“东数西算”,当中的“数”指的是数据,“算”则是算力,即对数据的处理能力。“东数”之所以要“西算”,是将东部的数据和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大西部进行计算,因为大西部的电费较低廉,加上大西部的气候乾冷,还能为不断发热的AI伺服器自然降温,如此便形成了前所未有的跨区域合作。
像是在呼和浩特,中国移动智算中心部署了2万张AI加速卡,算力达6.7EFLOPS;而在贵州的贵安,绿色数据中心与超算平台并肩而立,支撑大模型训练与推理。
这些地方不再只是“风大电便宜”,而是“风大电便宜还能养AI”。算力不再是冷冰冰的伺服器,而是撑起智慧城市、智能制造、大模型的神经网络。
根据业内人士的测算,“东数西算”工程每年新增投资超过4000亿元人民币,涵盖资料中心、云平台、通讯设备、能源配套等领域。若以“十四五”五年计算,总投资可能突破2兆元人民币,等于是把台湾2024年全年GDP总量的1/3都拿去建设算力。
但官方显然认为,这笔钱不全然是砸在钢筋水泥上,更是花在未来的智慧上。未来的智慧大脑,正在黄土高原的风声中、戈壁沙漠的艳阳下悄然成形。
同时是中国国家发改委党组成员的刘烈宏表示,中国整体数据产业规模已达5.86兆人民币,250 座智算中心,如星辰般散落在中国版图上,日夜运转;中文的语料则成了主角,在大模型中占比超过 60%,甚至有些大模型已达 80%。
在这场全球算力排名赛中,谁能“算得快”,谁就能“跑得远”。算力之争,不只是科技之争,也是国家战略之争。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延伸阅读 | 更多...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