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 "咖啡战争"白热化,星巴克中国欲百亿卖身

林思怡习惯把星巴克当作自己的“流动工位”。线上授课的工作,需要安静、开阔、又不至于死寂的环境,而星巴克的空间则恰好能带来这种微妙的平衡。每天早上十点左右,她拎着电脑进店,占到熟悉的座位——上午通常先上两节一对一课程,午间在咖啡香里稍作休息,下午再留一两个小时备教案、批作业。


陈晨是一位自媒体博主,常常拎着电脑和相机坐进星巴克的角落。剪视频、修图、写文案——一杯咖啡就能支撑她忙上一整天。她喜欢这里的环境和布置:柔和的灯光、干净的木桌、窗外偶尔走过的行人,都是她镜头里的背景。拍工作或生活vlog时,这些画面自然成了内容的一部分。

像陈晨这样长期驻扎的顾客,正是星巴克近年来越来越想留住的人群。面对本土咖啡品牌的低价攻势,这家老牌连锁重新聚焦“第三空间”战略——不仅卖咖啡,还要提供长期停留的理由。7月22日,星巴克在华南部分门店试点“星子自习室”,划出独立区域,顾客即使不消费也能免费办公、学习,WIFI、座位和饮水一并提供。

这也是新任管理层“重返星巴克(Back to Starbucks)”战略的一部分,目标是恢复门店的社区属性与舒适体验。多位门店员工透露,自习室推出后,大多数人仍会点一杯饮品,而明确的分区让顾客停留时间更长,也带来了更多新面孔。

林思怡对星巴克的新尝试表示赞同,“尤其对学生和我们这种自由职业者来说,是一种明确的欢迎态度”。但外企市场总监李悦则担心,免费政策会稀释星巴克原有的商务氛围。她坦言,喜欢星巴克主要是因为品牌调性还算符合身份定位,在和客户见面时不会显得太随意。相对于瑞幸、库迪这些更像是“日常功能性消费”,星巴克仍保留着一些“商务属性”。

当然,李悦也承认星巴克正从“精致生活方式的象征”,变成“大众化的社交空间”。有一次她在星巴克会谈时,遇到外卖骑手大声喊单、顾客直播带货,这些都让她的品牌滤镜瞬间碎裂。

与此同时,星巴克面临的价格竞争压力持续加剧。今年掀起的外卖补贴中,星巴克并没有深度参与。据高盛互联网团队估算,三大平台仅第二季度的投资补贴额度就达到250亿,在“6元买奶茶、9.9元喝咖啡”的市场环境下,让客户顶着烈日和暴雨到楼下买一杯25块钱的星巴克咖啡并不现实。

美团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5-10元饮品的销量占比显着上升,而星巴克产品的起步价仍维持在20元左右。虽然人均到店咖啡消费频次从2023年的1.7次增长至2024年的2.9次,但对比外卖咖啡4.1次的消费频次仍有差距。


李悦的消费习惯变化印证了这种趋势。她从以前一周去5次星巴克减少到2-3次,“新兴品牌起来后,总想多试试不同的咖啡”。对于降价,林思怡则持反对态度,担心星巴克一旦走低价路线会失去空间和服务优势。

尽管星巴克管理层多次宣称无意价格战,但在大众咖啡消费认知被重塑后,星巴克也无法从咖啡市场竞争中独身。在刚刚过去的第三季度,星巴克客单价下降了4%。今年6月,星巴克宣布打造“上午咖啡,下午非咖”全天候服务场景。其中,星冰乐、冰摇茶、茶拿铁等数十款饮品推出了夏日“心动价”,平均价格降幅达到5元左右。

面对瑞幸、库迪等对手的步步紧逼,星巴克不得不加快应对步伐:降价促销以稳住客流,强化“第三空间”以凸显差异化,加速县城布局抢夺更多市场。同时,也寄望于合作与创新带来新的增长动能,但究竟能否凭借这些策略扭转局势,仍需交由市场给出答案。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更多...
    消费主义"新朝鲜":水上滑梯 数字支付 仿冒星巴克 被誉为"星巴克祖师爷" 的皮爷 大量关店?
    星巴克中国"卖身"背后:收入仅为瑞幸四成 星巴克将出售星巴克中国70%股份
    薪酬飙升!星巴克CEO收入为员工的6666倍 "免费自习室" 星巴克在中国放大招了
    全球唯一喝咖啡能观赏朝鲜的星巴克爆红 星巴克也要走了?没想到内卷,先卷走了外资
    星巴克"出售"中国业务 意竞者多达30家 被爆全面出售中国业务 星巴克急回应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