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馥莉"去娃哈哈化" 国资被边缘化 淘宝网店悄改名

内地饮品巨头娃哈哈集团在创办人宗庆后离世后,陷入接班、股权和经营权的多重风波。近月来,国资、宗家后人与高层的角力持续升温,娃哈哈庞大的企业网络亦被揭出“去娃哈哈化”的走向,令国有股东的实际利益被边缘化,经营架构愈趋复杂。

2017年01月12日,浙江省杭州市,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宏胜饮料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宗馥莉父女俩联袂出席2016“风云浙商”颁奖晚会。
《经济参考报》此前曾报道称,宗庆后去世后,娃哈哈集团(下称“娃哈哈”)一系列举措引发外界关注,包括商标申请转让、多地加工厂停产、寻求同行代工及推出新品牌。部份前高管直言,庞大的娃哈哈体系正在逐步走上一条“去娃哈哈化”的道路,国资作为第一大股东,实际上已难掌控集团核心利益。
2024年起,不少娃哈哈加工厂相继停产,员工更因安置问题发起维权。《经济参考报》统计,自宗庆后去世以来,已有逾15家企业停工,其中多数与娃哈哈前高管杜建英有股权关联。同时,娃哈哈亦大规模使用代工,包括今麦郎、中富、宏全、新疆冰西域等,并多次爆出质量争议。
与此同时,宗馥莉控制的宏胜饮料集团(下称“宏胜”)持续扩张投资,在广东河源、武汉等地新建工厂,并接管娃哈哈大部份人事。自2024年起,集团员工被要求转签至宏胜,否则将面临奖金缩减甚至停发工资。多位员工透露:“如果不和宏胜集团签订劳动合同,2024年年底奖金将大幅降低,同时将少发或停发工资。”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延伸阅读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