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浪山小妖怪》:反英雄和英雄之間,溫情而悲傷的時代療法
在《電影藝術雜志》的采訪中,導演於水也談到前作中孫悟空壹棒打倒小豬妖的結局有點殘忍,“所以我們後來改成他被救活了,那壹刻我自己看了都很感動”,因此他在電影版的最後也加入了兩個正向伏筆設計——百姓的香火和悟空的禮物。電影的伏筆給了小妖怪們成仙的希望,這樣的設計也被部分觀眾評價為太過理想。事實上,無論是成為英雄,成為反英雄,還是壹直做壹個無名之輩,小妖怪們都無法完美契合任何壹個敘事。
基於各自不同的理解,人們試圖為這部電影重塑壹個屬於自己的結尾——更成功壹點,更叛逆壹點,或者更絕望壹點。
國漫中的佛、悟空和百姓
在電影中,除了主角小妖怪的形象,佛祖、悟空和百姓的角色都有其特定的作用,也基本沿襲著“國漫宇宙”的常見設定。
首先是佛祖,佛祖最後對小妖怪的長笑到底是了然於心,還是不屑壹顧,觀眾有著不同的解釋。第壹種解釋基本從佛教的因果觀延展開來,第贰種解釋則遵循同人、動漫、手游的“黑深殘”(黑暗、深刻、殘酷)趨勢,上壹部國漫爆款《哪吒2》結尾的反轉就是這樣:高高在上的無量仙翁其實才是罪魁禍首。雖然“反派上神”這壹情節已經成為公式,在深刻上可能需要打壹個折扣,不過大部分“黑深殘”的作品重點也的確不在“深”,而是“黑”和“殘”——將背景變得極其黑暗,把殘忍的社會問題引入世界觀,並試圖解構正面的形象。

國產動畫《大護法》劇照 來源:豆瓣
從上世紀六柒拾年代起,美漫開始了“黑深殘”的創作,《黑暗騎士歸來》《守望者》等作品就是典型,《守望者》用壹種激進的態度解構了超級英雄的形象,在政治陰謀和冷戰背景下探討了正義的悲劇。同樣地,日漫在“黑深殘”上也進行了大量的探索,比如《屍鬼》《惡魔人Crybaby》《斬·赤紅之瞳》等,甚至衍生出壹些極致虐主的作品。隨著該類作品的泛濫,良莠不齊的質量也使得“黑深殘”逐漸變成“中贰”的代名詞。
雖然中國網絡小說領域有許多“黑深殘”的嘗試,比如同樣是改編神話的《悟空傳》、以末日為背景的《黑暗血時代》、劇情黑暗的《蠱真人》等,動畫方面也有《大護法》這樣“黑深殘”的作品出現,但總體而言,國產動畫電影的“黑深殘”還停留在發展初期,並且延續著《西游記》“厚黑學”的解讀和關系、後台的本土概念,就像電影中的台詞壹樣:“你以為什麼人都能去取經?如來和孫悟空,很久以前就認識。豬八戒和沙僧,那也是天神轉世”。

[加西網正招聘多名全職sales 待遇優]
分享: |
注: | 在此頁閱讀全文 |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