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浪山小妖怪》:反英雄和英雄之間,溫情而悲傷的時代療法
界面新聞編輯 | 張友發
肆只小妖怪的山寨西游之路,《浪浪山小妖怪》(後簡稱《小妖怪》)上映兩周,便登頂了國產贰維動畫電影票房冠軍。與好評同至的,還有對結尾的討論。電影結尾,肆只小妖怪為救下百姓,合體使出最後壹招戰勝了黃眉怪,因此被打回原形,然而黃眉怪卻並沒有受到真正的懲罰。在這壹無力的情節之後,仿佛補償壹般,失去記憶的小妖怪們得到了百姓的香火供奉和悟空的肆根保命毫毛。
這些小妖怪是真正的英雄,還是無名之輩?抑或是流行的反英雄(antihero)形象的壹種——沒有英雄特質的反英雄被卷入壹些英雄的困境中,展現出和普通人壹樣的猶豫和恐懼?小妖怪們處在壹個尷尬的劇情節點。對於期待它們成為英雄的人,它們在形象轉變上不夠有說服力,結尾也令人感到無力;對於期待它們成為反英雄的人,它們的邊緣性和叛逆性在取經路上逐漸消失,悟空的肆根毫毛成為英雄溫馨的接納;而期待它們壹直做無名之輩的觀眾,也會失望地發現“放大招”和“燃”依然是商業片最後的答案。
作為壹部賣座的商業片,《小妖怪》的結尾不能太傷感,但它黑色幽默的開頭和抓住時代氛圍的立意又不允許這個故事的結尾太圓滿,小妖怪們試圖糅合相互沖突的價值觀,在反英雄、英雄和無名之輩之間左支右絀,最終試圖交出的依然是壹套熟悉、溫情的悲傷療法。
更成功壹點,更叛逆壹點
英雄的希臘詞源是“護衛者”,古希臘英雄往往智勇雙全,即使在希臘文化中命運是不可改變的,他們依然無畏地面對挑戰、克服艱險,名留青史。傳統的英雄形象,大概是《奧德賽》的主角奧德修斯,或者是DC宇宙中橫空出世的超人,說著“夢想拯救我們”。當然,這類英雄已稍顯過時。
在中國動畫范疇下,英雄的形象也隨影史變化,他們或是如《大聖歸來》中的孫悟空尋找初心、實現逆襲;或是似《姜子牙》中的姜子牙在信仰的裂縫中明確本心;或是像《哪吒之魔童鬧海》裡的哪吒壹樣反叛體系。無論表面如何,這些角色都屬於英雄的范疇。他們始終追隨著樸素的正義觀,在磨練中找到本心,並且通過強大的實力獲得最終的成功。

前作《小妖怪的夏天》劇照 來源:bilibili
浪浪山的小妖怪顯然不像真正的英雄,它們首先在能力上去英雄甚遠,在旅途的開始,連對付壹只稱霸鄉裡的鼠妖都顯得驚心動魄;在旅途的終點,它們使出合體大招,但是由於壹生壹次的限制,這也不能構成英雄敘事中的逆襲爽點。同時,在壹般的敘事下,英雄可以受折磨,但仍需保持英雄氣概。肆只小妖怪卻被黃眉怪手下扒光衣服,被迫承認自己是冒牌貨,這樣的場面只讓人感到尷尬和羞恥。除此之外,輿論質疑比較多的還有小豬妖的角色形象,在前作《小妖怪的夏天》裡,它還是壹個喪喪的、弱弱的形象,這其實是壹個更理想的成長起點。而在電影裡,它展現出了強勢的壹面,被評價為拉人創業、想壹出是壹出的領導。小妖怪們“壓榨”畫師改了很多版畫像、假冒唐僧師徒等等行為也表明其善惡並不分明,與理想的正義觀相差較大。因此,他們是如何轉變為拯救百姓拼死壹戰,這壹過程顯得格外重要,決定了壹個角色是否可以成為有缺陷的英雄。但是在電影中轉變的弧光稍顯生硬,這或許也是壹些觀眾無法共情主角的原因。
但是將其稱作反英雄也並不准確。作家勞拉·拉姆(Laura Lam)將反英雄定義為:壹種角色,雖然他們有時也會做正確的事,但往往是出於錯誤的動機。他們通常更傾向於先保護自己,而不是為了他人的利益而行動。尤其是當這個角色做出社會公認的壞事時,他們會更容易被歸為反英雄。因此,這類角色更可能有著較強的邊緣性和叛逆性。肆只小妖怪雖然也是出於錯誤的動機開始取經,但它們做的壞事可能僅限於恐嚇人類或幻想吃口唐僧肉,並不具備反英雄亦正亦邪的克裡斯馬型人格。隨著劇情的發展,它們的形象也越來越接近傳統的英雄元素,出發點從個人利益轉變為世間蒼生。“他們可以取經,我們憑什麼不可以”的叛逆性最後也被以孫悟空為代表的真正英雄所接納,叛逆的挑戰隨著壹陣風吹過,化為保命毫毛的溫馨認可。
[加西網正招聘多名全職sales 待遇優]
分享: |
注: | 在此頁閱讀全文 |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