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 中國女性重塑婚姻 枕邊人如同合伙人

結婚前必須戀愛嗎?婚後AA制現實嗎?兒女不同姓可行嗎?在女性和個體意識的推動下,中國社會近年來興起壹些強調協商與平等的新型婚姻形式。從拼婚、AA婚到兩頭婚,這些婚姻形式更契合部分年輕人對親密關系的期待,但在現實挑戰前也不乏脆弱的壹面。


今年4月,33歲的北京影視制作人方晴(化名)豁了出去,在社交媒體小紅書公開發帖為自己征婚。與壹般尋找戀愛對象的人不同,她的訴求直截了當:不戀愛,直接結婚。

帖文開門見山地寫道:“找個結婚搭子,婚後各自生活獨立、經濟獨立,逢年過節或大事小情有需要時,配合對方完成約定俗成的任務。”

出乎她意料的是,留言區很快便湧入近百名有意向者回應。之後的兩個月裡,她逐壹回復、篩選,最終與伍名男生見面,並鎖定了壹名叁觀契合的男生,確定對方是理想的結婚對象。

她說:“我們相互認可、欣賞,雖然這些不代表能產生愛情。”

在婚姻占主導地位的中國社會,近年來興起壹些更強調協商、自主與平等的新型婚姻形式。尋找“結婚搭子”正是其中壹種以務實需求為導向的婚姻形式,也被壹些網民稱為“拼婚”。

沒有感情基礎,協商後步入婚姻,但維持相對獨立的生活——這樣的結婚形式,更像壹場高效的合作,類似的征婚帖在中國的社交平台比比皆是。

方晴的拼婚對象是壹名同在北京工作的男子,比她年長壹歲。過去叁個月,兩人經常約吃飯、看電影,但她坦言從未感覺到曖昧。“其實每壹次見面都是在觀察對方,看符不符合結婚的要求。”



許多單身男女在中國社交媒體小紅書上發帖征尋拼婚搭子。(取自網絡)

為病重外公走上拼婚路

外人或許難理解,既然沒有感情,為何非得結婚?甚至有人質疑,這算不算假結婚?

在中國的同性戀群體中,男女同志為滿足社會期望而與無愛情基礎的異性結婚被稱為“形式婚姻”,這種現象由來已久;但更多異性戀者加入合作式婚姻的行列,是近年才較顯著的趨勢。


對相信結婚並非人生必選項的方晴來說,走上拼婚這條路,只因為90多歲的年邁外公。方晴從小由外公帶大,如今老人家重病臥床。今年春節回家探望時,外公告訴她,希望自己離開這世界前,能看到她結婚。

外公的這句話觸動了方晴內心的柔軟壹角。“換作以前,我肯定是敷衍過去。但現在他臥病在床,我覺得再也沒辦法說服他接受我的觀念了。”

方晴認真談過兩段戀愛,壹度考慮結婚,但戀情最終告吹。如今,她重拾結婚計劃,正與拼婚對象籌備在壹年內辦婚禮。兩人已開始見彼此家長,除了如何結識編了謊之外,其他關於兩人的故事,她表示說的都是真話。

方晴並不覺得為長輩結婚是壹種委屈,但面對有人質疑拼婚等於假結婚,她倒是有些無奈:“我覺得自己有義務在能力范圍內哄老人高興。我追求自己的人生,這和給家裡人交代,並不沖突。”

按照她的計劃,她與拼婚對象在婚後的生活安排,將如征婚帖中所寫:各自居住,不幹涉對方私生活,有需要時才以夫妻身份現身。由於對方希望有孩子,她甚至不排除生育,但強調主要的養育責任須由男方承擔。

方晴如此看待婚姻的價值:“婚姻的本質是尋找壹個人生伙伴合作,需要雙方都有契約精神。我是在用篩選合伙人的標准看待婚姻。”

[加西網正招聘多名全職sales 待遇優]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壹頁1234下壹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延伸閱讀 更多...
    79歲老戲骨近況曝光,經歷多段婚姻,妻子小30歲 婚姻會對泰勒絲的音樂帶來什麼影響?
    董璇新婚姻綜藝首秀,前夫高雲翔也來 "攪局"? 中國最貴在世畫家范曾4段婚姻 或引爆財產繼承
    育兒補貼的發放,不得變相審查婚姻關系 知名華裔醫生被丈夫平底鍋打死焚屍 體面婚姻裡隱藏著什麼
    "黑寡婦"經歷19段婚姻 自己也不記得殺過多少丈夫 包辦婚姻+勒頸殺女案:父母謀殺罪不成立 全美引爆爭議
    兩性:你和伴侶越是有這種行為,婚姻死得越快 結婚1年 妻才知老公艾滋病12年 被判婚姻作廢
     推薦:

    意見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Copyright © 溫哥華網,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溫哥華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