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伴读师背后:一个学历灰产业正在浮出

回到家,做手工、弹琴、讲故事。


晚上八点,孩子睡觉。她写总结,和雇主沟通,再准备第二天。

她不太出门,也不常更新朋友圈。

这份工作没有“节点”,没有升职、没有休假,也没人表扬。孩子有时不高兴,会朝她吐口水。雇主不满意教学细节,会让她站着听训半小时。

雇主以前是职场女强人。生完孩子后在家,掌控力很强。隔几天会检查一次她的房间和厕所,用手电筒照地板、墙角,查有没有灰尘和水渍。



孩子其实挺喜欢她,会送她零食,有时候会问:“你今天是不是不高兴?”雇主偶尔也会送她一盒面膜,一件小礼物。

但这种亲近并没有转化为安全感。有次她对保姆说了句“好累”,第二天雇主就知道了。提醒她“话不能乱说,情绪也不能乱放。”

这一年半,她没能找到那种归属感。像某种隐形人员,被嵌进一个家庭生活系统,也与外界逐渐脱节。没有社保、没有休假、没有参照。恋爱、打游戏、旅游这些事,也慢慢消失了。生活被压缩成一个功能角色,平稳但封闭。

她说:“其实工作不算累,就是不开心。有种被困住的感觉。”

最近,她辞职了,开始做水晶饰品。她说,这种工作四十岁做可能更合适,但现在还年轻,还想再看看别的生活。



漂浮的资格

小余没回家。


她今年大三,在北京师范大学读英语。湖南人,口音不重,挺能吃辣。暑假一个人在外面租了间小房,刚好放下一张床、一张书桌、一台电风扇。天气热的时候,她煮火锅,辣得脸红脖子粗,还会在豆瓣发帖找人拼饭。

她也在找工作。加了十几个家教中介群。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刷有没有新单子。

“清北优先,其它211看简历”“口语要好”“带饭,住家优先”……她的名字就挂在群文件里,像一张漂在水面上的纸,每天挂出去,又每天沉下去。

她接到过一次试讲,是在海淀。雇主家孩子读初二,说话夹着俚语,一口英文讲得比她还快。她有点发懵。雇主在厨房边削苹果边说,家里数理化全是竞赛老师,语文是北大博士,研学营都报到明年了。

试讲结束,对方问她:“你是英语专业的?有专四成绩吗?教学方案是自己写的吗?”她顿了顿,说:“考过了,成绩还没出。”

其实成绩早出了,差了几分。那之后她一直没查,也不太想提。教学方案也不是她写的,是改的别人的。她知道,那一刻自己并不“合格”。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