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卖大战":谁在买单?商家or骑手or消费者?




“爆单”是“外卖大战”以来,餐饮行业最常见的一个词。

小阿抵达她位于上海永康路的冰淇淋店准备开门营业时,还不到早上九点,五六张线上订单已经出现在收银台前。

小阿说,她们冰激凌店本不靠网上生意的,但七月开始,每日来自网上平台的订单翻倍,飞涨到100多单。

她说,营商环境的变化远不止此,上个月初的一天她们惊奇发现一个未见过的现象——一个外卖订单利润显示爲负数,这个负数订单出现在美团外卖平台——也是小阿所在的门店唯一加入的线上外送平台。

“做生意怎么能利润爲负?不指望大富大贵,起码不能亏本吧?”

小阿说,在看到负数出现的那一瞬间,她立刻理解了“外卖大战”的内涵——一场多么怪胎的低价竞争游戏,不禁感到一丝寒意袭来。

中国今年4月爆发“外卖大战” ,6月末进入白热化: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几家外卖平台巨头发起低价竞争挑战,以消费券补贴等形式吸引顾客——0元下单一杯通常要30,甚至40元一杯的奶茶走进现实,10元以下成爲新的奶茶价格平均值,一向以低价出名的中国咖啡品牌瑞幸在“外卖大战”背景下甚至变得毫无优势。

外卖领域的低价竞争亦是内卷的一种,并迅速引起官方注意。

早在今年3月,中共领导人习近平就强调要整治“内卷式”竞争。6月,中国修订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7月该国的中央财经委会议又一次提出“反内卷”,要治理无序竞争。

中国当局在5月和7月分别约谈“外卖大战”打得正酣的几家平台,要求其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等。

但0元标价依然明晃晃出现在各大平台外卖界面上。

店家: 井喷的订单

小阿年初刚满18岁,姓陈,但是更希望用小阿这个名字称呼自己。辗转多个门店打工后,她在今年年初决定入夥一家冰淇淋店,开在上海永康路——一个相对繁华、很适合“CityWalk”的街区。


7月前,她在店里过着“清闲快活”的生活,还能和进门的顾客大话家常。实在太闲的时候,她还能抽空去隔壁奶茶店和帮工闲聊、互相打趣。

小阿说, 明显变化出现今年7月起始——线上订单陡然变多、甚至翻倍。这个情况不止出现在小阿的门店,在其附近的、甚至全国各地的奶茶店更明显。

她说,隔壁那家奶茶店一天要产出1000多杯奶茶,是之前的一倍。

小阿帮那家奶茶店算了一笔账说,这个数字意味着从早上十点到晚上十点,平均一个奶茶店员需要在2分钟内産出1杯奶茶。更糟糕的是,订单出现得并不平均,往往在早上开店时、下午两三点出现井喷,巅峰时期,留给一杯奶茶的生産时间可以被压缩到30秒内,这对店员来説是极大的挑战。

她自己也不再能长时间离开柜台——隔三差五就有订单和顾客上门。突然翻倍的外送单使得她打包的工作量倍增,但收入没有任何变化,她甚至有点儿担忧她们冰淇淋店能否挺过这波“外卖大战”。

她调侃说,曾经以为卖冰淇淋能清闲一点,因为不方便做外卖,想吃就得上门店,但没想到现在“两眼一睁就是做保温打包盒”。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最后一公里:消费者与快递的拉锯战 消费者缩食 中国高端酒店纷纷放下身段摆摊自救
    水果太贵!董事长亲回是教育消费者 电脑,服装等商品将因关税涨价,美媒:美消费者买单
    "你是听不懂人话吗?"人工智能客服逼疯消费者 上任1个月,卡尼花钱比特鲁多还凶 让消费者买单
    中国成人娃娃 抢占欧美消费者的床榻 机场成筐充电宝被拦,为何要消费者买单
    充电宝"塌房" 上面一句话,消费者买单 中国消费者的务实和疯狂:定制化咖啡与Labubu病毒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