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卡车司机村的奋斗和 "内卷"
十年前,在卡车司机能月入2万元时,沈为加和妻子跑车时还会时不时下馆子、住酒店。但现在绝大多数时候,夫妻两人的洗澡都是在服务区用水简单擦一擦。
五年前,卡车运输的高利润都还能支持大郢村的卡车司机每月额外花6000元至8000元雇佣一名驾驶员交替跑车。但现在每月利润空间只有1万元左右,无法负担额外雇佣驾驶员的费用,因此部分司机开始采用夫妻档模式。沈为加说:“跑车时,需要妻子在旁盯着,避免犯困或走神。”
最近,已经在家休养一个月的李桂还经常念叨:“不知道今年大车保险和年审所需的2万元从哪里来。”

(资料照片)
两个故事
大郢村胡桂春回忆道,2005年前后,村里有积蓄的人开始买车并前往江浙沪等地从事物流运输。那时,运输业正是黄金时期,“汽车一响,黄金万两。轱辘一转,一天一万”。
短短两三年,第一批外出跑运输的卡车司机将高档小轿车开回村里,村里的瓦房、草棚房也逐渐被小洋房所替代。在老乡带动下,村里务农的年轻人也陆续进入运输业。
2008年,在当卡车司机的第三年,沈为加用积攒下的十余万元,回到村里盖了一栋三层楼房。他说:“当时村里人赚钱都很有劲头,行情好时一个月净收入都在1万元以上。”
自2008年村里的新楼建成以来,沈为加在家居住的时间加起来没超过一年。
进入2010年,国内商用车金融化速度加快,更多人能以低首付、低利息的低门槛形式进入物流运输业。2010—2015年,村里的卡车司机人数进入膨胀期。
沈彪是踩着膨胀期的尾巴进入卡车行业的。
沈彪的父亲曾是大郢村第一批卡车司机。2016年,运输途中的一场交通事故夺走了他父亲的生命,养家的责任一下子落在了沈彪的身上。当时,沈彪只有23岁,在一家电子厂拿着3000元左右的月薪。
因为有父亲之故,家里人曾极力劝阻他不要从事卡车运输行业,但他最终还是在2016年年底,追随父亲的步伐,贷款30多万元买了一辆卡车。
沈彪说:“没技术、没高文凭,在当时的环境下,不干卡车司机就撑不起一个家。”
在每月一万多元车贷的焦虑下,沈彪用“不知疲倦”一词形容自己刚入行时的工作状态。一方面,为了赚更多,熬夜跑成为常态;另一方面,即使深知“穷死不拉管(钢管),饿死不拉卷(钢卷)”,他依然接下各类钢材运输订单。
2017年一年,沈彪的行驶里程约15万公里,以一年365天计算,平均每天行驶超400公里,每月净收入约1.5万元。沈彪回忆道,当时一小部分背着车贷的同行为了赚更多的钱,会连续十几个小时跑车甚至超载超限运输。后来交通运输部门严管后,这样的现象才基本消失。
2015年年底,交通运输部公布的信息显示,当年道路运输事故的特点之一是货车导致的事故上升。由于货车的违规超车、超速、占道行驶、车辆故障等原因,造成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道路运输事故84起,死亡396人,分别占事故总数的56.4%和54.8%。
大郢村的卡车司机们说,要当好卡车司机,得能快速入睡和快速清醒,还不能挑食:一顿清水煮挂面配榨菜或几个面包就能应付一顿。
机器在过度使用时,会加速折旧。人也是这样。
每年春节假期后,都是沈彪跑车最痛苦的一段时期。长达十年的跑车经历让他患上较严重的腰椎、颈椎间盘突出。跑车的时候,这种痛不明显,但一旦在家休息超过三天,痛感就会浮现出来。《报告》显示,七成以上的货车司机患有职业病。在患病司机中,九成以上货车司机因长时间驾驶,患有颈椎病、腰椎病,近七成的货车司机因饮食不规律等,患有胃病。三成左右的货车司机患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和噪音性耳聋等其他职业疾病。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延伸阅读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