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卡车司机村的奋斗和 "内卷"

55岁的卡车司机沈为加常年穿一身黑色衣服,黑里透红的皮肤搭配着板寸发型和来不及精修的胡茬,每年,他行驶的里程相当于环绕地球赤道三圈。一年到头,沈为加在家停留的时间不超过一个月,直到春节才会回到家乡——安徽省蚌埠市大郢村。


大郢村是运输业里闻名的“卡车司机村”。大郢村的卡车司机主要为个体户,司机们往返于江浙沪和广东之间运送钢材。如今,整个村庄户籍人口3200余人,外出务工人员1600余人,外出务工人员中近一半从事货运物流业。

流传于大郢村的一个“梗”是:年轻人的成人礼是拥有一本卡车驾驶证。

货运行业让大郢村成为了当地最早富起来的村庄之一,走进村庄,映入眼帘的均是二至四层楼房、宽敞的院落和直通各家各户的水泥路。

但近几年,大郢村的卡车司机们发现,运费不断走低、货源竞争越发激烈。为了维持高收入,卡车司机们只能接更多订单、跑更远的路程,卡车“夫妻档”也多了起来,因为两个人能跑更长时间。

当地货车司机说,这些年货主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这个价格你不接,有的是司机接”。

像沈为加这样的货车司机,全国共有3800万,他们被称为公路上的游牧民族。多份有关卡车司机的调研报告均显示了这样的趋势:近年货运价格的不断走低让卡车司机需要更长时间的工作才能维持原有的收入。

换句话说,卡车司机这项工作更“卷”了。

五年后,沈为加将因为年龄限制退出这个他奔波了大半辈子的运输行业。他说:“退休后不能闲下来,可能会去跑出租。实在忙不动了,再回村里。”

几年前,沈为加的儿子也成为了卡车二代。尽管运价不断走低,但与务农相比,卡车司机仍然是一份“高薪职业”。

沈为加的妻子说:“无论如何,不能再让孩子们成为卡车司机了。这是村里所有卡车司机家庭的共识。”

“涟漪效应”

今年6月,原地休息两天后,一笔新订单打破了沈为加沉寂的驾驶室。因为一时过于兴奋,沈为加55岁的妻子李桂从副驾驶跳下车时,摔伤了腿。过去二十年,李桂绝大多数时间都坐在副驾上,陪着沈为加全国各地奔波并照顾他的生活起居。

卡车司机是一个典型的“车轮停、收入停”的职业,受伤在家加剧了李桂对收入下降的焦虑。

近几年,物流行业“车多货少”的困境逐渐显现。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2011—2019年,中国公路货运量一路攀升,但从2020年开始,公路货运总量开始波动下行,但货车运力却在持续增加。

卡车司机被迫加入低价竞争中


常年往返于上海和广东之间,沈为加敏锐地发现,十年前,在这条线路上,只能偶尔看到悬挂着北方省份车牌的卡车,但最近几年明显多了起来。

2017年,大郢村村民沈彪从上海运送钢材至广东时,每吨货物运价约为400元,2025年已下跌至200余元,跌幅接近一半。因为竞争激烈、货量少,他每月往返于上海和广东的次数也从五六次降至约三次。

7月11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通过5936份货车司机调查问卷形成的《2025年货车司机从业状况调查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显示货车司机普遍反映2024年整体收入较2023年出现下降。其中,个体经营司机反馈收入减少的接近八成,受雇驾驶司机在一半左右。绝大多数货车司机认为目前的运费水平普遍偏低。其中,个体经营货车司机反映更加强烈,占比高达94.05%。

沈彪说,最近几年流传于货主间的一句话是“这个价格你不接,有的是司机接”。

运价走低也在大郢村的卡车司机群体中产生了“涟漪效应”。为了维持过万元的月收入,卡车司机们需要接更多订单,用更长的工作时间赚取更多的收入。

两年前,因为严重的职业病,沈为加被医生诊断为需要静养且不能再继续从事卡车运输行业。仅仅休养半年后,沈为加和妻子就再次踏上了卡车运输旅程。

在卡车司机群体中沈为加已算高龄,但近几年,他和妻子每年运输里程依旧在10万公里以上。除了春节期间,夫妻两人只有在迫切想家的时候,才会回家一趟。

沈为加的妻子说:“我们俩花不了多少钱,但儿子在县城买的房子需要还贷30年,不能让孩子一个人承担。”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特朗普政府的"Gay天团",在白宫内构建了一个权力网络 中国境内第一个被允许破产的人,怎么样了
    造谣韩磊出轨事件当事人道歉:只是一个歌迷 加国男子打高球被蛇咬 昏迷一个月
    一个美好的,罕见的,东亚家庭样本 西方不亮东方亮 26国打造一个和西方平行的世界
    上任不到一个月,美国疾控中心主任就被解职了 辉达财报亮眼盘后却崩5% 一个数据按藏隐忧
    在华盛顿的反华政治氛围中,川普完全是一个另类  (1条评论) 撞死加国母女还逃亡 司机终于落网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