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布局早已开始 娃哈哈继承者们各自留有后手
但是拒绝转签,坚持留在娃哈哈集团的员工,等待他们的命运是被边缘化。
王鹏表示,拒绝去宏胜后,他被以未完成业绩为由调岗为铺货员,月收入由18000元骤降至2000多元,实际到手只有200多元。向各级领导反映无果后,王鹏于2025年2月底被迫离职。他离职后提起劳动仲裁,在纸面上赢得36万元的赔偿,但这笔钱他至今没有拿到手。
张成告诉《财经》,到2024年12月底,其他职能部门的人也开始被要求转签,比如财务团队、人力资源团队、BP团队(业务合作伙伴)、前端服务人员和售后人员等。据他称,转签是“硬性”的,公司突然口头通知,也没有公布具体的操办流程,人力、法务都未参与,而是部门长直接拿出转签合同和年薪制合同要求员工签署。
对于拒绝转签的员工,公司给出的压力直接且现实。“明确说‘不签就拿不到年终奖’。”张成说:“到了2025年1月,考核结果出来后,我们这些没签的,确实一分年终奖都没拿到。”
对此,一位不愿具名的娃哈哈高管有不同看法。他认为,转签合同的员工中也有涨薪的,只不过他们不会主动寻求媒体。而不愿意转签的员工,躺在“干股分红”的福利上太久,如果按宗馥莉推行的绩效考核势必会被淘汰,因此尤为抗拒。
“企业发展阶段不同,过去老宗总推行家文化,在创业阶段是合适的,但是现在这个阶段需要现代化治理,任何企业都需要按绩效管理。”这名高管说。
通过合同变更,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在人员方面已经“空心化”。剩下的壳子里,也换成了宏胜系的高管。
自2024年8月完全接手娃哈哈集团以来,娃哈哈集团董事会及监事会成员换血,娃哈哈集团的多位核心人员不再担任要职,取而代之的是祝丽丹、严学峰、丁秀娟等宏胜饮料集团的骨干。
娃哈哈还合并或撤裁多个部门,具体涉及企管办、品牌公关部、后勤部、保卫部、政治部、第二销售公司等。据在职员工透露,目前娃哈哈集团名下的员工大约不超过200人。
在销售资源整合上,12省份经销商合同主体也逐步变更为宏胜系公司,东北、西北市场销售资源全面转移至宏胜体系。
在2025年2月,宗馥莉实控的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曾申请将387件“娃哈哈”系列商标转移至公司名下,但最终被叫停。
企查查显示,目前娃哈哈集团名下有85个有效专利、887个注册商标。根据品牌评估机构GYBrand的2024中国最具价值品牌500强名单,娃哈哈品牌价值高达911.87亿元。世界品牌实验室的数据显示,2024年娃哈哈的品牌价值也达到896.09亿元。
《财经》查询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发现,目前“娃哈哈”商标仍属于娃哈哈集团,此前的商标转移后来止步于“补正通知打印发送”环节。
宗馥莉接班以来对娃哈哈集团的调整动作,如今看来,或许是应对财产和股权之争的提前布局——即便娃哈哈集团控股权易主,也并不掌握娃哈哈系真正的核心资产。

娃哈哈的“体外帝国”
从表面来看,与财产纠纷直接相关的市场主体是杭州市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实际上通过对外投资和业务往来,娃哈哈集团公司可以触达和撬动的资源远远不止这家集团公司。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延伸阅读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