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 面对伊朗网络攻击 以色列"打了样"
以色列与伊朗的这场对峙——“雄狮崛起行动”—— 带来最明确的教训,并在台湾引发强烈共鸣:无论在中东或印太地区,民主国家正面临新型态的“复合式攻击”,目标不再是直接摧毁基础设施,而是渗透人心、削弱人民的信任感,进而破坏整个社会的韧性。
伊朗的网攻战场:争夺“认知”的战争
6月13日,以色列对伊朗的核能与军事设施发动先制打击,以削弱伊朗带来的威胁。 当全球目光聚焦在空袭与导弹攻势时,另一场网络战争已悄然展开。
伊朗的反击不只在实体行动,更发动一连串有组织的网络攻击,根据资安公司Radware统计,在行动发生后短短48小时内,网络攻击事件激增超过700%,攻击对象包括物流、医疗与科研机构,手法涵盖渗透政府与工业系统、阻断服务(DDoS)攻击、资料窃取、散布假信息等,目的在破坏社会稳定, 并在通讯平台大量转传关于以色列北部港口城市海法发生毒气外泄的假紧急警报,借此引发公众焦虑,造成急救系统的额外压力。
这些行动是有组织的心理战,通过数字平台发动攻势,意在掌控舆论走向、扰乱民众情绪,并瘫痪国家的信息防线。 伊朗锁定那些高度可见、与民众情感连结密切的民生系统,目的不只是造成干扰,更要从根本去动摇社会稳定。
威权网攻的剧本
伊朗的手法反映出更广泛的威权战略,与俄罗斯、中国采取的模式如出一辙—— 透过“混合战”将实体攻击、心理战与大规模假信息作交织进行。
在台湾,这类威胁格外严峻。 到2025年4月为止,台湾国安局已识别出超过51万则遭弄或AI生成的信息,散布于Facebook、X(前称 Twitter)、TikTok、PTT 与 Dcard 等主要平台上。 这些信息包括伪造官员的深伪影片(deepfake)、虚假的军事警报、配合选举与地缘政治危机发布的误导叙事,它们往往与“灰色地带”胁迫并进 —— 包括侵扰空域、海上威吓、网络渗透等手段,企图耗损台湾的政治资源与民众信任。

以色列雄狮崛起行动发动精准空袭,伊朗则展开网攻反击。 (法新社文件照)
连结伊、俄、中的共通点,是他们的战略思维:认为假信息并非战争的附属手段,而是核心武器 —— 用来扰乱社会、分裂盟友、控全球舆论的前线战术。
面对同样威胁,共筑韧性
在这些攻击中,以色列与台湾在数位韧性方面提供了宝贵的借镜经验。 以色列的国家网络安全局依据《2025–2028年国家资安策略》,已将假信息列为重大威胁,并推动多项提升全民认知的倡议。 由政府、媒体与私部门合作推出的公共宣导活动,旨在帮助民众辨识假内容,并提供应对混合威胁的警示与指引。
这些努力由资安公司如Cyabra和AI Light进一步强化,同时结合教育机构、地方政府与媒体的合作,使全民的警觉与识别力转化为国家的重要资产。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分享: |
Note: | _VIEW_NEWS_FULL |
延伸阅读 | More...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