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 美国对台湾课征20%关税 赖清德:这非最终目标
台湾的税率为20%,低于最初设定的32%。台湾政府称此税率为“暂时性关税”,在双边完成谈判后还可能降低。
根据白宫周四(7月31日)释出的内容,台湾被课税率为20%,其余国家分别落在10%至41%之间。目前尚不清楚台湾是否将比照日韩及欧盟的贸易协议框架,需额外增加在美国的投资。
行政命令指出,这波新的税率将于8月7日生效,适用于68个国家以及欧盟。未被列入名单的国家则是统一课征10%的基准关税。
国际危机组织(ICG)资深东北亚分析师杨皓暐向DW表示,台湾政府尚未公布是否在部分领域对美国做了让步或是妥协,“可以预期的是台湾并没有像日本跟韩国一样马上承诺做出大规模的投资...... 台湾(税率)没有到15%的话,我觉得代表初步在对美投资上,双方还没有达成共识。”
杨皓暐指出,从日本及印度的谈判过程来看,美国对农产品格外重视;面对台湾,美方也非常希望就农产品方面对台湾施压,希望台湾放宽进口准入。但台湾在对美谈判时同样也有“底线”,尤其因为开放农产品的问题关乎民进党铁票仓、几个农业县市,因此台湾政府会更谨慎处理。
台湾国科会成立的智库“科技、民主与社会研究中心”(DSET)海外研究员江旻谚则告诉DW,他并未预期到台湾的关税会高于日韩,但有鉴于谈判最终结果目前尚未公布,无从得知台湾在哪些产业、多大程度被要求扩大对美进口和投资,谈判仍存在许多变数。
赖清德:20%非最终目标
台湾总统赖清德周五(8月1日)在记者会上指出,20%的关税税率不是台湾的谈判最终目标,后续会继续争取对台湾更有利的税率,美方也表达愿意与台湾谈判的意愿。
此前有消息称,台湾将向美国投资4000亿美元,以换取美国对台湾调降关税。赖清德并未证实此事,称由于双边谈判设有保密协议,因此无法透露相关信息,但他强调,台湾希望能深化双边在经贸、国安及科技等领域合作。
对于台湾谈判的“底线”为何,赖清德重申早前说法,称台湾在谈判过程中秉持四个原则,包含保护国家利益、产业利益、粮食安全及国人健康。
232调查结果是关键?
除了称20%是“暂时性关税”外,赖清德也提及接下来会与美方一并就供应链合作及美国“232条款”相关议题磋商。
赖清德指出,台美贸易逆差来源主要为半导体商品,因此将对等关税与232条款的关税合并谈判;但因为美方针对半导体的调查结果尚未公布,目前双方仅进行原则性磋商,后续才会有进一步谈判。
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允许美国总统以国家安全为由,对特定进口商品施加关税或其他贸易限制。今年4月,美国商务部针对半导体发动232调查,引发台湾、韩国等高度重视半导体出口的政府紧张。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本周预告,将在未来两周内公布结果。
江旻谚指出,232调查结果要跟对等关税的影响一起看,“对台湾来说232确实影响比较大,但就法律意义而言,绝对不会只有台湾受到影响”,因为日本、韩国、中国等国的半导体、造船、制药等重要战略产业,也都面临美国的232调查。
他引述台湾经济部统计,指台湾现在出口到美国的产品金额比例中,接近80%落在232调查的课税范围内,虽然直接对美出口的芯片比例不高,但加上服务器或其他半导体衍生产品,比例就会相当高。
江旻谚解释,若台美双方将涉及232调查的半导体产品以及台湾对美方的半导体投资纳入关税谈判范围,“ 一方面对于台湾比较务实,相对而言对我们比较有利,因为我们对美国的经贸的互赖在半导体这个领域确实是比较深,有比较多细节可以跟美国达到(共识)。”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8月1日谈判期限截止前签署行政命令,公布对多国课征的对等关税税率,其中对根据白宫周四(7月31日)释出的内容,台湾被课税率为20%,其余国家分别落在10%至41%之间。目前尚不清楚台湾是否将比照日韩及欧盟的贸易协议框架,需额外增加在美国的投资。
行政命令指出,这波新的税率将于8月7日生效,适用于68个国家以及欧盟。未被列入名单的国家则是统一课征10%的基准关税。
国际危机组织(ICG)资深东北亚分析师杨皓暐向DW表示,台湾政府尚未公布是否在部分领域对美国做了让步或是妥协,“可以预期的是台湾并没有像日本跟韩国一样马上承诺做出大规模的投资...... 台湾(税率)没有到15%的话,我觉得代表初步在对美投资上,双方还没有达成共识。”
杨皓暐指出,从日本及印度的谈判过程来看,美国对农产品格外重视;面对台湾,美方也非常希望就农产品方面对台湾施压,希望台湾放宽进口准入。但台湾在对美谈判时同样也有“底线”,尤其因为开放农产品的问题关乎民进党铁票仓、几个农业县市,因此台湾政府会更谨慎处理。
台湾国科会成立的智库“科技、民主与社会研究中心”(DSET)海外研究员江旻谚则告诉DW,他并未预期到台湾的关税会高于日韩,但有鉴于谈判最终结果目前尚未公布,无从得知台湾在哪些产业、多大程度被要求扩大对美进口和投资,谈判仍存在许多变数。
赖清德:20%非最终目标
台湾总统赖清德周五(8月1日)在记者会上指出,20%的关税税率不是台湾的谈判最终目标,后续会继续争取对台湾更有利的税率,美方也表达愿意与台湾谈判的意愿。
此前有消息称,台湾将向美国投资4000亿美元,以换取美国对台湾调降关税。赖清德并未证实此事,称由于双边谈判设有保密协议,因此无法透露相关信息,但他强调,台湾希望能深化双边在经贸、国安及科技等领域合作。
对于台湾谈判的“底线”为何,赖清德重申早前说法,称台湾在谈判过程中秉持四个原则,包含保护国家利益、产业利益、粮食安全及国人健康。
232调查结果是关键?
除了称20%是“暂时性关税”外,赖清德也提及接下来会与美方一并就供应链合作及美国“232条款”相关议题磋商。
赖清德指出,台美贸易逆差来源主要为半导体商品,因此将对等关税与232条款的关税合并谈判;但因为美方针对半导体的调查结果尚未公布,目前双方仅进行原则性磋商,后续才会有进一步谈判。
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允许美国总统以国家安全为由,对特定进口商品施加关税或其他贸易限制。今年4月,美国商务部针对半导体发动232调查,引发台湾、韩国等高度重视半导体出口的政府紧张。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本周预告,将在未来两周内公布结果。
江旻谚指出,232调查结果要跟对等关税的影响一起看,“对台湾来说232确实影响比较大,但就法律意义而言,绝对不会只有台湾受到影响”,因为日本、韩国、中国等国的半导体、造船、制药等重要战略产业,也都面临美国的232调查。
他引述台湾经济部统计,指台湾现在出口到美国的产品金额比例中,接近80%落在232调查的课税范围内,虽然直接对美出口的芯片比例不高,但加上服务器或其他半导体衍生产品,比例就会相当高。
江旻谚解释,若台美双方将涉及232调查的半导体产品以及台湾对美方的半导体投资纳入关税谈判范围,“ 一方面对于台湾比较务实,相对而言对我们比较有利,因为我们对美国的经贸的互赖在半导体这个领域确实是比较深,有比较多细节可以跟美国达到(共识)。”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分享: |
Note: |
延伸阅读 | More...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