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 "皇帝北巡之碑"惊现内蒙古草原,专家正展开研究
石刻中频繁出现的“莫弗”
据澎湃新闻梳理相关碑拓料,北魏时期曾留有《皇帝东巡之碑》与《皇帝南巡之颂》,前者为拓本,后者残碑仍在。
公元386年,拓跋珪建立北魏政权,398年迁都平成(今大同),公元437年,北魏太武皇帝拓拔焘结束巡视从邺城返回平城的路上,拓拔焘在此弯弓射箭“矢逾岩山三百余步”,同行者无人能及,遂作颂词刊于碑上,即《皇帝东巡之碑》,此碑郦道元《水经注》和宋代乐史《太平寰宇记》都有记载,学界直到1935年才得见拓本,现在原碑已毁,遂成绝响。
另一件《皇帝南巡之颂》碑地处山西大同,原矗立在笔架山北御射台中央,1993年迁至觉山寺内保护起来。所记是北魏和平二年(公元461年),北魏王朝第四代帝王高宗文成皇帝拓跋浚东出平城,巡视太行山东麓诸州,返经灵丘时与随从众臣在笔架山竞射后为纪念此次巡视的“刊石勒铭”。在大同历代数以千计碑刻中,南巡碑是集历史价值、学术价值、书法艺术价值于一身而且水平最高的一通古碑。虽然碑身已残缺不全,仍可堪称北魏古都“平城第一碑”。
北魏《皇帝南巡之颂》碑额
北魏《皇帝南巡之颂》拓片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延伸阅读 | 更多...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