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尽头的网暴:武大图书馆事件两年多,两败俱伤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陈碧就该案件再度发声。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陈碧。
对话陈碧:
败诉不等同“诬告”,但杨某某之后或面临名誉侵权诉讼
南都:武汉市经开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不能认定男生肖某某针对特定对象实施性骚扰”,在女生杨某某败诉后,网友将该案称作“武大图书馆诬告案”,你认为这是“诬告”吗?
陈碧:我也看到有人指责女生“诬告”。所谓“诬告”,是指故意捏造事实进行虚假指控的行为。
杨某某的败诉是法庭认为她主张性骚扰事实成立的证据不足,判决中的表述是”现有证据无法达到证明肖某某在‘自慰’的目的”,但证据显然支持这个基本事实:肖某某确实在用手摩擦大腿中间部分。这一点她没有捏造,因此不具备诬告的故意。但杨某某可能在此后会面临肖某某的名誉权侵权之诉。
南都:你如何看待此次一审判决对性骚扰的认定?
陈碧:众所周知的是,性骚扰本身就是一种隐蔽性强、证据稀缺的案件类型。
我国民法典对性骚扰的构成要件规定:首先违背他人意愿;其次,方式是以言语、文字、图像、肢体行为等方式对他人进行的滋扰;最后,这种滋扰是与性相关的,是不适的。
从这个角度讲,女方显然认为涉事男生实施了“性骚扰”行为。设想一下,一个异性坐在书桌对面反复摩擦裤裆,你只要注意到了必然会产生与性相关的心理不适。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可以选择忍气吞声离开,也可以大声斥责,这种场景很多大学女生都遇到过。
本案中的受滋扰方现场录下了多段视频,拍到男方确实“把手放在两大腿中间,有轻微且不规律的动作”,取证完成后还要求对方写道歉书,并将证据交给了校方处理。这不论在证据意识还是程序意识上,已经优于很多其他个案。但即便如此,本案还值得慎重考量男方的辩解。男方同样有证据证明,他患有特应性皮炎,尤其是在大腿根部内侧有湿疹,天气炎热会引发瘙痒。所以,到底行为人是在湿疹挠痒还是一时性冲动呢?这似乎是一个罗生门。
所以,无论对于校方还是法官,本案的事实认定都是难题。学校的处分与法院的判决是在各自的证明标准下完成了事实认定,校方或许基于校园管理的审慎立场,法院则恪守民事诉讼高度盖然性的证明标准。我也希望女生能够尊重司法的审理程序和判决结果。
涉及性骚扰网络举报应慎之又慎,警惕舆论审判对理性的吞噬
南都:杨某某对性骚扰纠纷的投诉从校内投诉转向网上公开发帖,涉案双方遭遇的网暴也随之而来。你为什么一再强调“涉及性侵害、性骚扰的举报,不要轻易依赖舆论审判”?
陈碧:在这起案件中,指控者与被指控者双双沦为网暴的靶心:一方被贴上“诬告者”的标签,另一方被冠上“性骚扰”的罪名。而这一切都是从网络举报开始的。
一直以来,涉及到性侵害、性骚扰的举报,因为自身具备话题性,能够迅速传播,很容易掀起网暴。这种举报的本质是“私力制裁”,可能对无罪推定、正当程序等价值造成冲击,所以要慎之又慎。
借这个案件,我也想再次呼吁,不要轻易依赖舆论审判,它可能无限支持你,但也可能反噬你。我也建议网友不要轻易加入其中,当事件又一次上升为性别对立时,在评论时要警惕这种“杀气”对理性的吞噬。
南都;对待这场持续蔓延、层层升级的网暴,怎样才能按下停止键?
陈碧:我今天也看到好多个10万加的帖子都在痛骂女生,甚至号召大家去网暴她,这很不可取。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此次一审判决后,我们邀请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陈碧。
对话陈碧:
败诉不等同“诬告”,但杨某某之后或面临名誉侵权诉讼
南都:武汉市经开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不能认定男生肖某某针对特定对象实施性骚扰”,在女生杨某某败诉后,网友将该案称作“武大图书馆诬告案”,你认为这是“诬告”吗?
陈碧:我也看到有人指责女生“诬告”。所谓“诬告”,是指故意捏造事实进行虚假指控的行为。
杨某某的败诉是法庭认为她主张性骚扰事实成立的证据不足,判决中的表述是”现有证据无法达到证明肖某某在‘自慰’的目的”,但证据显然支持这个基本事实:肖某某确实在用手摩擦大腿中间部分。这一点她没有捏造,因此不具备诬告的故意。但杨某某可能在此后会面临肖某某的名誉权侵权之诉。
南都:你如何看待此次一审判决对性骚扰的认定?
陈碧:众所周知的是,性骚扰本身就是一种隐蔽性强、证据稀缺的案件类型。
我国民法典对性骚扰的构成要件规定:首先违背他人意愿;其次,方式是以言语、文字、图像、肢体行为等方式对他人进行的滋扰;最后,这种滋扰是与性相关的,是不适的。
从这个角度讲,女方显然认为涉事男生实施了“性骚扰”行为。设想一下,一个异性坐在书桌对面反复摩擦裤裆,你只要注意到了必然会产生与性相关的心理不适。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可以选择忍气吞声离开,也可以大声斥责,这种场景很多大学女生都遇到过。
本案中的受滋扰方现场录下了多段视频,拍到男方确实“把手放在两大腿中间,有轻微且不规律的动作”,取证完成后还要求对方写道歉书,并将证据交给了校方处理。这不论在证据意识还是程序意识上,已经优于很多其他个案。但即便如此,本案还值得慎重考量男方的辩解。男方同样有证据证明,他患有特应性皮炎,尤其是在大腿根部内侧有湿疹,天气炎热会引发瘙痒。所以,到底行为人是在湿疹挠痒还是一时性冲动呢?这似乎是一个罗生门。
所以,无论对于校方还是法官,本案的事实认定都是难题。学校的处分与法院的判决是在各自的证明标准下完成了事实认定,校方或许基于校园管理的审慎立场,法院则恪守民事诉讼高度盖然性的证明标准。我也希望女生能够尊重司法的审理程序和判决结果。
涉及性骚扰网络举报应慎之又慎,警惕舆论审判对理性的吞噬
南都:杨某某对性骚扰纠纷的投诉从校内投诉转向网上公开发帖,涉案双方遭遇的网暴也随之而来。你为什么一再强调“涉及性侵害、性骚扰的举报,不要轻易依赖舆论审判”?
陈碧:在这起案件中,指控者与被指控者双双沦为网暴的靶心:一方被贴上“诬告者”的标签,另一方被冠上“性骚扰”的罪名。而这一切都是从网络举报开始的。
一直以来,涉及到性侵害、性骚扰的举报,因为自身具备话题性,能够迅速传播,很容易掀起网暴。这种举报的本质是“私力制裁”,可能对无罪推定、正当程序等价值造成冲击,所以要慎之又慎。
借这个案件,我也想再次呼吁,不要轻易依赖舆论审判,它可能无限支持你,但也可能反噬你。我也建议网友不要轻易加入其中,当事件又一次上升为性别对立时,在评论时要警惕这种“杀气”对理性的吞噬。
南都;对待这场持续蔓延、层层升级的网暴,怎样才能按下停止键?
陈碧:我今天也看到好多个10万加的帖子都在痛骂女生,甚至号召大家去网暴她,这很不可取。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延伸阅读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