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上岸哥大和剑桥,我或是全网第一个

当时焦虑的我每天就刷油管视频尝试分心。也许是算法识别出了我的需求,我有幸刷到了特别多成功的DIY案例:


我深刻记得一个头戴着花环的夏威夷女孩,灿烂着笑着分享她申请到布朗大学的故事。她阅读着她写的文书,我好像看到了《海洋奇缘》中的莫阿娜从电影中走出来——

作为一个学术不算优秀的家中初代大学生,她却以自己对划船的热爱和波利尼西亚的文化魅力打动了招生官;

还有一位来自印度的学姐分享了她从印度小城市DIY申请到加拿大本科,最后上岸康奈尔医学PhD的故事。

虽然大家的性格和背景各不相同,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对自己能力的相信和接受人生的无限可能。他们相信犯错或失败只是人生故事的一环,是日后成功的铺垫,这让他们拥有了摔倒后重新站起来的勇气。

我还记得对我影响非常大的一句话:

“一只鸟落在树上不担心树枝断裂,不是因为鸟相信树枝,而是鸟相信自己的翅膀。(A bird sitting on a tree is never afriad of the branch breaking, because its trust is not on the branch, but on its own wings.)”。

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正在苏州河边散步,耳机里正好放到陶喆的“我要找回我自己,不要活在别人的世界里。”

我就这样静静地驻足思考了一分钟,然后下定决心自己DIY。



一路脆拒打击

最开始,我并没有打算申请英国大学,因为听说英国重学术,而自己又不是学术天赋型选手。

但喜欢剑桥的好朋友讲了《万物理论》拍摄时霍金住过的宿舍,启发牛顿万有引力的苹果树,以图灵冠名的电脑房,只有院士和教授才可以踩的草坪......


我被哈利波特般的环境吸引住了,在ddl前三天开始写申请文书,并最终在最后一分钟提交。

我们学校共拿到了5个剑桥面邀,而我是最不被看好的那个,就连我自己也不认为有任何希望。

记得当时面试时剑桥教授从开始就一直皱着眉头,因为我没有机构辅导,对面试流程也不太熟悉,在测试语言能力的时候一开始我甚至没有理解问题,结束之后我就没有再想结果了。

不过,之后我却迎来了生活给我的惊喜。

大年初二的一个晚上我点开手机邮箱提醒,标题是“Homerton College Has Offered You a Place”,我才意识到,我成为了学校这届唯一通过面邀拿到预录取的幸运儿。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