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上岸哥大和剑桥,我或是全网第一个

进入高中后,升学有了压力,第一年我就报名了6门AP,每天与微积分BC、艺术史、M国历史等课程斗智斗勇,还要保持课内GPA,课外活动让等也让我非常疲惫。


我喜欢交朋友,为了缓解学术压力,我就自己抽空尝试了播客、文创设计和纪录片拍摄等,在学校还长期参与了各种英文戏剧项目,和团队一起拿到过全市第一。

很多人会问:你怎么有时间做这么多事情?

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我之所以能做这些,是因为我一直没有去上SAT补习班,没有去考,也没有做科研和夏校。



有次差点签字

11年级暑假,我发现身边同学都开始找机构了,我我下定决心要签约申请机构,

妈妈经常告诉我要宁缺毋滥,所以,在签机构这件事上,我觉得宁愿缺着也比签约不合适的要强。

记得每次去找机构,我都要被问起我的各种标化成绩,但是每次我介绍完自己的情况,机构的老师眼中的光瞬间就熄灭一半了。

这让我非常挫败,有种自暴自弃的沮丧感。

我参观过大小各类留学申请机构,有的盘踞市中心一整栋写字楼,有的线下办公室只能租得起一个房间。

有的机构氛围像是工厂的流水线,老师不苟言笑,整套标准化流程让我觉得有些恐怖;有的则像是恋爱综艺节目的拍摄现场,向我推销机构的一大理由竟然是这个机构脱单率很高。




虽然我承认一些机构的专业性和高效,但是我也意识到了大多数机构还是会为了申请结果的稳定性,而把学生向某个方向塑造。

有一次我差点签约,机构的介绍和师资我都很满意,但就在要签字的时候,销售老师向我讲起她要把我塑造成的申请形象。

按照她的说法,我签约完SAT就要报名上,业余时间也要和某某教授一起合作我不太感兴趣的“科研论文”。我当时只感觉被当头一棒。

我手一抖,笔从我手中掉下。

老师问我怎么了,我找了个借口说我需要再想想,随后逃出机构。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