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豪赌固态电池,中国能否胜出?
2025年7月,超过10家中国上市车企、电池企业、设备供应企业披露了固态电池的开发进展或量产时间。相关上市公司股价也水涨船高:过去七个月里,国轩高科(002074.SZ)股价涨幅约50%,利元亨(688499.SZ)超过150%。
作为下一代储能技术,固态电池以其安全性优势备受关注。它采用固态电解质,没有隔膜、没有液体,因此可排除液体高温下燃烧、爆炸以及隔膜被刺穿短路的风险。如果其大规模量产,并能将成本降低到液态电池附近,将产生替代效应。
此前,中国在全球液态电池领域已占据绝对优势。韩国市场调研机构SNE Research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1-5月,宁德时代、比亚迪等6家中企在全球的市场占有率合计为68.4%。这也意味着,中国要想保持现有优势,必须在固态电池到来前做好准备。
固态电池产业将完全颠覆液态电池产业,其生产过程与液态锂电池完全不同,所需原材料不同,生产设备也不同。因此,日本、韩国、美国、欧洲都在押宝固态电池。
其中,日本举全国之力整体作战,政府、大学、龙头企业紧密配合;韩国企业数量不多,但实力强劲;美国则主要依赖小的初创企业开拓,车企和资本集团在背后支持;欧洲企业通过投资美国的初创企业,介入固态电池。
在这场全球竞赛中,中国能否胜出?

得益于液态电池领域的领先优势,中国电动汽车才能在全球攻城略地。视觉中国| 图
丰田的野心
在研发固态电池的历史中,日本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自1960年代以来,固态电池的发展始终受到一个问题困扰,那就是离子电导率低。直到2011年,东京工业大学的Kanno教授发明了一种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攻克了这个难关,在学术界引起轰动,也带动了全球对于固态电池研发的热情。
Soild Power等初创企业恰是在2011年之后成立,全球固态电池的论文也在2011年之后爆发增长,此前每年300-500篇,目前每年超过3000篇。
曾经是燃油车巨头的丰田,更是迫切想凭借全固态电池颠覆中国产业优势。
据丰田官网披露,2024年10月4日,丰田汽车会长丰田章男来到他曾祖父丰田佐吉的故乡日本静冈县湖西市,参加丰田电池有限公司的启动仪式并演讲。丰田章男提起他曾祖父的遗志:要开发出一款能够让飞机飞越太平洋的电池。
虽然丰田佐吉在1925年就设立了巨额奖金,鼓励电池开发,但直到今天,仍没能开发出这样的电池。
更糟糕的是,虽然日本最早实现锂离子电池商业化,但到了丰田章男的时代,随着中国和韩国企业快速增长,日本的领先优势遭到颠覆。
丰田章男发誓要用固态电池重新夺回主导权。丰田自2000年以来积累了约1300项固态电池相关专利,位居世界第一。而根据智慧芽全球专利数据库统计,中国拥有专利最多的公司,数量不到100项。
虽然丰田2012年就试制了全固态电池,并且在2020年展示了搭载固态电池的概念车,但丰田此前的开发似乎仅停留在实验室和概念,并未对外展示大规模量产的决心。
直到2024年9月,丰田宣布其固态电池已经获得日本经济产业省的认证,得到了日本政府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将于2026年开始逐步生产全固态电池。与此同时,日产、三星、Soild Power也宣布计划在2027-2028年前后量产全固态电池。
“这不是偶然的,是有一定共识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新能源车动力领域泰斗、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在一次演讲中表示。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分享: |
Note: | _VIEW_NEWS_FULL |
延伸阅读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