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淡出联合国体系 欧洲示警不会让中国人得逞

(中央社记者陈韵聿伦敦22日专电)英国「金融时报」援引欧洲国家和欧盟官员说法报导,欧洲各国近几个月已举行数场会议,试图强化在国际组织的协调,以填补美国澹出后形成的空缺,并制衡中国积极扩张影响力。


一名外交官说:「对我们欧洲人而言,问题重点在填补真空,不留给中国人(做这件事)。」

另一名欧洲国家资深外交官则说,中国将自己塑造为「有诚信的中间人」,以回应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往往就连对盟友也相当好斗的对外政策。这名外交官提到:「有许多非洲和印太区域国家与他们(中国)一起,(表决时)这可是很多票。」

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今天报导,中国正利用川普对多边主义的蔑视,多管齐下协调一致,企图扩张自身在整个联合国体系的影响力,包括更积极、强悍地推动北京提出的议程,以及促使联合国相关组织由对北京相对友善的人士占据越来越多重要职位。

根据报导,美国削减援外预算,资金吃紧导致联合国体系发生可能是数十年来最剧烈的组织改造,中国趁机加大运作力道,境内有数百个国际实体的日内瓦更是重点战场。

多名官员告诉「金融时报」,中方的作法包括加强、扩大在相关组织内的人事布局,与不同国家就投票行为进行结盟,以及提高资金挹注。中国尤其对国际电信联盟(ITU)和世界卫生组织(WHO)有兴趣。ITU和WHO皆为联合国专门机构,总部皆位于日内瓦。

报导提到,近10年来,中国持续扩张自身在联合国体系的存在,特别是在与(社会经济)发展、科技和技术标准有关的机构组织。

联合国(UN)今年10月将成立满80年,秘书长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3月宣布启动UN80倡议(UN80 Initiative),以提高联合国体系的运作效率和实质影响力、有效回应快速变动的世界。中国对相关工作十分积极主动。

一名了解联合国内部讨论情况的西方国家高阶官员告诉「金融时报」,中国正试图让各多边体系机制接受、符合中方的世界观。

一名前驻联合国外交官表示,中国在联合国体系内的运作方式已较以往细腻。这名人士说,中方人员在主导决议推动、权衡让步和促成共识方面,能力已较以往精进,而这让他们「处于有利地位」。

报导提到,中国今年已承诺5年内资助WHO约5亿美元(约近新台币150亿元),预期中方因此可向WHO增派技术和顾问人员。

此外,中国今年6月取得ITU旗下最具影响力的多边论坛「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WRC)2027年主办权,大会届时将在上海举行。尽管美国曾在讨论的最后阶段提出异议,且ITU现任秘书长是美国人,这仍未妨碍中国取得主办权。


一名欧盟官员指出,美中在ITU内部竞争激烈;虽然ITU目前由美国人领导,但中国成功将与中方关系密切的人士安插在高阶职位,且多数是来自非洲国家。

此外,中国持续推动所谓的「数位丝路」倡议,包括透过ITU,扩大涉入开发中国家的数位基础建设。联合国的各项发展计画也是中国涉入各国基础建设的重要管道,在战略上可与北京的「一带一路」倡议相呼应。

中国甚至加码资助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公署(OHCHR),尽管中国屡传大规模人权侵害事件。「金融时报」报导,中国对OHCHR的资金挹注在2017年仅为10万美元,但到2023年已暴增至400万美元。

牛津大学政治学教授傅特(Rosemary Foot)说,中资挹注通常意味组织被期待在事务优先次序方面,将经济和发展事务的重要性,置于政治和公民议题之上。

值得一提的是,直接代表联合国与各国往来的高阶官员之中,也有越来越多中国公民。今年5月和6月,中国公民陆续获任命,担任联合国在非洲国家波札那和南亚国家马尔地夫的驻地协调员(RC)。驻地协调员是联合国在各成员国的最高阶代表。上一次有中国公民获任命为驻地协调员是2020年,在非洲纳米比亚。

而就在上周,联合国的非洲之角(Horn of Africa)特使一职也由中国公民取得。「非洲之角」国家包含吉布地、衣索比亚、厄利垂亚、索马利亚和索马利兰。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延伸阅读
    "三进三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国这次"退群"... 川普政府宣布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联合国秘书长强烈谴责以色列对叙利亚袭击 华尔兹: 誓言让联合国回归核心使命
    提名美驻联合国大使 沃兹:中国不该被看作发展中国家 联合国:加萨近800人取物资时遇害 多命丧粮援站
    联合国:美方制裁不可接受,是一个危险的先例 联合国巴勒斯坦人权专家遭美国制裁 称其"非法可耻"
    甘肃幼儿园铅毒风暴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表示关切 联合国特使:北韩传播K-POP变死罪 1180万人挨饿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