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b_substr(): Unknown encoding "_CHARSET2" in /var/www/vhosts/vandaily.com/httpdocs/includes/classes/news_core.php on line 1908

Warning: mb_strlen(): Unknown encoding "_CHARSET2" in /var/www/vhosts/vandaily.com/httpdocs/includes/classes/news_core.php on line 1909

Warning: mb_strrpos(): Unknown encoding "_CHARSET2" in /var/www/vhosts/vandaily.com/httpdocs/includes/classes/news_core.php on line 1911

Warning: mb_strrpos(): Unknown encoding "_CHARSET2" in /var/www/vhosts/vandaily.com/httpdocs/includes/classes/news_core.php on line 1914
中国大学文科老师 正在"沦为"数据工人 | 温哥华教育中心
   

中国大学文科老师 正在"沦为"数据工人

课堂上的实时监控数据正在重新定义什么是“好课”。


毫不知情的状况下,乔乔的一节课被20多个督导在线旁听了——接下来,他们会为这堂课评判、打分。数字将直接关联到她的职称评定,甚至整个学院的教学排名。

不只于此,日常教学中,还会有AI辅助督导,统计学生抬头率。作为一所211大学的社会学系老师,乔乔正经历着一场教学评估变革。这套固定模式要求他们,故事导入几分钟,知识点讲解几分钟;每堂课必须有板书;老师不能只待在讲台上,要时不时走到学生中去,进行眼神互动。一堂课就这样被拆解成一个个可量化的指标。

督导们大多是理工科背景。他们无法理解文科的教学模式:为什么没有知识点?为什么讲课像是在聊天?乔乔收到的评语是,“太高高在上了,上课是在讲自己的研究经验”。这让她感到沮丧和困惑,每天和同事讨论最多的是,现在的大学文科该怎么教?

在她看来,大学教育应该是“术与道”的传授——前者是方法技能,后者是理解社会,关怀自己与他人的智慧。但这些无法被简化为知识点的内容,在新的评估体系中失去了生存空间。

今年夏天以来,至少5所高校的社会学专业停掉了本科招生,更多文科专业也面临裁撤危机。乔乔所在的学校虽然还在坚持,但“严控转专业率”已经成为她作为班主任的首要任务。这让她的心态有些矛盾:她清楚文科教育的问题,但又不得不维护这个系统。毕竟她需要这个饭碗。

更多异化正在发生。乔乔发觉,自己不知不觉中正在沦为各种AI教育产品的数据提供者,以及大模型“知识图谱”上的标记工人。“还不如让AI来上课,需要我们老师干什么?”文科老师们私下开着玩笑。

乔乔的困境是当下高校文科教师的缩影,我们更想探究的是,这个数据成为衡量一切标准的时代,还能为那些无法被量化的价值——思想自由、人文关怀、批判精神——保留多少空间?在这场文科危机中,真正受损的或许不只是几个人,几个专业,而是大学正在丧失它最珍贵的功能:培养会独立思考的人。

以下是乔乔的讲述:

成为“数据工人”

我们文科老师一个挺大的困扰,就是现在的教学评估。

以前是抽查,一学期可能有一两节课会有督导来听。他们拿着表格打分,看你课上有没有跟学生互动,有没有思政内容等。

现在教室里装了摄像头,每堂课都会被录音、录像,上传至云端,督导可以在云上实时听课,而老师毫不知情。我在学期结束后才知道,此前有一次线上有20多个督导旁听了我的那节课。

这学期开始,AI也会辅助督导评判打分。它可以识别监控画面,在你讲到某个知识点时,统计班上有多少学生抬头听课,这个“抬头率”也会影响我们的评分——这套教学评估制度特别对本科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比如每堂课必须严格按照固定模式进行:导入几分钟,知识点讲解几分钟,分组讨论、总结延伸,再布置作业等。


评估分数会影响老师评职称,乃至整个学院的教学排名。

这套评价体系对于课堂的理解非常理工科思维,认为课堂就得有明确的知识点。里面的评价标准也十分外在,比如必须有板书,否则会扣分;还有老师讲课不能只待在讲台上,要时不时走到学生中去,有一些眼神互动。整个教学模式设计很像中小学课堂。

为了吸引学生听课,课程设计强调要引入AI工具,也就是校企合作下各种教育公司的产品,比如给AI一些知识点,让它生成课前预习题、课后习题等。老师们输入、标记、审核知识点,通过模型技术,形成所谓的“知识图谱”——某种程度上,每个老师都成为这其中的“数据工人”。

现在各种教改项目也都是和AI相关,好像非得结合AI技术才是一个好的课堂。但我觉得这些其实挺花里胡哨的,它们也许对理工科学生有用,但文科不太需要类似手段,并且这也是应试教育的逻辑。

有位做教师培训的朋友告诉我,主要是因为当前对于“大学课堂应该如何授课”没有一个标准,所以只能套用初高中的课程设计模式,来制订这些教学要求。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Prev Page12345Next Page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延伸阅读
    欧洲这个"大个子"正在走向歧途(图 美国短剧,正在疯狂"抄袭"中国的作业
    川普访苏格兰:难民"正在杀死"欧洲 吁团结应对 "万元时代"降临!中国大学学费暴涨
    卢比奥:川普正在对普京"失去耐心" 悲哀!谁让芬太尼沦为一种外交武器?
    美再传校园枪击案 新墨西哥大学1死1伤 犯嫌落网 神同步!双胞胎高考666分被同一大学录取
    不看好两位潜在买家 俄唯一航母或被拆解沦为备件 00后男孩小睿去世,643分考入山东大学,失恋所致
     推荐:

    comments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Security Code *: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right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right picture)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