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一大批香港老牌餐饮,倒在了2025上半年
“整顿”香港餐饮
内地品牌之所以能够给当地餐饮带来“大震荡”,本质上是这些品牌带来了更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创新产品及模式。
再加上,这些能“杀出去”的品牌,大部分都是影响力及综合实力较强的品牌。毕竟“不是猛龙不过江”。
具体来看看内地品牌在哪些维度上“整顿”了当地餐饮。
产品方面,丰富且上新快。
且先不说茶咖这类“上新狂魔”,大部分内地头部餐饮品牌都保持着“月度小上新,季度大上新”的新品迭代频率。对照之下,多数香港茶餐厅固守 “黯然销魂饭、叉烧滑蛋饭、菠萝包”这些老三样,鲜少上新。
服务方面,无小费,态度更好。
“天下苦香港服务业久矣!”香港网友发出如此感叹。
在香港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餐厅一般都要收取10%的服务费,甚至连去很多快餐店吃饭也需要交服务费。除此之外,冷饮要加钱,餐前小菜要加钱等等,也与内地餐饮有所差异。

前不久,潮汕菜馆“陈鹏鹏”进军香港,提出“七不收”的门店规定,更是被港媒称为挑战香港传统餐饮规则,让香港网友连连称赞。
此外,这些内地品牌更以灵活的运营模式打破传统格局。例如内地品牌普遍采用的 “扫码点单”“免费续杯 ”等服务,正逐步改变香港消费者的用餐习惯。
价格方面,性价比更高。
许多内地品牌凭借着强大供应链体系,实现了价格优势。即便是在“寸土寸金”“成本高企”的香港市场,依然能跑出高于本土品牌的性价比优势。
比如雪王,进入香港之后人气一直很旺,直接拉动了香港本土的消费降级。例如其招牌柠檬水定价8港元,仅为香港本土茶饮店的1/3,吸引了大量消费者。

港人北上
94%都盯上了深圳餐饮
另一方面,大量港人涌入深圳消费,最终也都把钱包掏给了内地餐饮品牌。
在许多品牌的闭店原因,以及专家分析中,都会强调一个关键原因——港人北上。
大约是2024开始,香港人到深圳过周末成了一种风潮。港人北上直接带走了一大批香港餐饮的本土消费者。
据深圳边检总站统计,2024年全年经深圳各类口岸入境的香港居民超7700万人次。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港人北上”消费总额近557亿元,较2023年消费增长近200亿元。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分享: |
Note: | _VIEW_NEWS_FULL |
延伸阅读 | More...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