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反美能量达极限后 受伤最重

关税宣布后,巴西雷亚尔兑美元汇率迅速下跌,巴西股市也未能幸免。 (美联社)
中国的经济局限比领导人缺席更严重
除了印度的因素,此次峰会之所以未得到成员广泛的支持,当属习近平的缺席。 中国方面声称行程冲突,而且与卢拉才在4月份于北京碰面,但是最关键的因素是中国与美国的关税谈判才告一段落。 中国若在峰会展现实质影响力,站在第一线推动去美元化的主张,50%的关税就不会是由巴西代替中国担下。
近年中国虽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截至2024年底,人民币仅占全球外汇储备不到3%,离岸人民币的主要使用地区为香港和东南亚,距离全球普及仍言之过早。 汇率管制方面,国际货币角色仍然受限于资本管制,以及非自由兑换的现实制约。
即使中国的GDP高达金砖国家的65%的,但是人民币占金砖国家内部结算总额也只有35%,而且原因还是因为俄国和伊朗受到美国制裁,只能依靠人民币结算。 由于美国是巴西第二大的贸易伙伴,人民币的结算占比也只有15%,美元的全球主导地位在短期内还是难以被取代。
金砖成员难以建立共识
川普的对等关税政策明显为金砖国家带来巨大压力,不仅凸显内部共识的脆弱性,也暴露中国作为核心国家所能提供公共财的局限性。 由于金砖集团各成员国的地缘政治诉求相差甚远,大多数的国家也都和巴西一样以出口资源为主,彼此之间是相互替代的角色。
除了中国和印度,其他国家也难以取得全球性的制造业地位,印度与中国在制造业上也存在竞争问题,近期富士康召回印度厂的中国籍主管便是一例,自然也难以根本上撼动以美元为主的贸易体系。
面对川普的对等关税,金砖国家若是持续与美国立场相左,或是成为中俄的出头鸟,将在对等关税中相互厮杀,只要美国施以小惠,极容易自乱阵脚。 具体的利益在前,将使各国的立场更为分歧。
美国大棒出击伊朗
2024年峰会,地缘政治和安全议题的比重较今年显著,俄乌战争及其引发的全球安全紧张成为绕不开的话题。 2024年峰会开创性地涉足中东问题,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应邀出席,金砖领导人共同声援1967年边界下建立巴勒斯坦国的主张。 这是金砖首次在以巴冲突上表态,显示扩容后涵盖伊斯兰国家的集体立场。
2025年的金砖峰会对于地缘政治问题更为谨慎,峰会宣言呼吁加沙地区停火止战,谴责对平民的轰炸,但未点名以色列。 这与2024年直接提及巴勒斯坦建国相比更为低调,可能考虑到多方立场及不激化矛盾。 对于伊朗,2025年的声明谴责最近对伊朗境内的恐怖爆炸和空袭行动,但是并未直接点名特定国家。
地缘政治议题的空洞化不只反映中俄领导人缺席的现实,印巴冲突的背景也让相关议题的开展略显尴尬,美国成功以B-2越境轰炸伊朗的军事实力,更是展现全球霸权的例外权力从何而来。 巴西已在经济上吃了大亏,若是持续上升反美的高度,也不是巴西和其他金砖国家成员所能承受,能在去美元化议题与中国保持同调,也已是各国的极限。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延伸阅读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