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员工指控张核子卸磨杀驴 借核酸业务敛财

员工正在搬运样本。受访者供图
核子基因某分公司前员工许牧也证实了这一现象,他对凤凰网《风暴眼》表示,这主要是因为某些区域负责人为冲业绩、博奖金,不顾单日极限产能,超出承接能力接收样本。为应对政府压力,只能采取违规手段出具报告,增加了假阴性风险。
03 利润越大,越不够分
试剂成本不过几块钱,棉签几毛钱,初期单管检测的毛利就能刮走三四百。即便疫情后期进入薄利时代,混检压低了成本,也照样撑得起稳赚不赔的买卖。核子基因靠着裂变般的检测网络布局,累计检测量超7亿人次,仅2020年半年时间,就狂揽4.5亿元。
2022年疫情收尾阶段,全国各地都在开展大筛查,核子基因内部各营业部的业绩争夺战也趋于白热化。许牧的工作群不断刷新着各省区实验室的接单数据——负责人像赌徒亮出筹码般攀比着业务量。不仅公司内部热火朝天,在一些城市的街头巷尾,其他公司的实验室也都开着车、贴着横幅进街道社区开展宣传。
迪安、艾迪康、诺禾致源等老牌机构,纷纷为抢占常态化采样点展开贴身肉搏。核子基因从中突围,成了最受关注的黑马,靠大规模招聘的人海战术和外围发展的居间介绍人,扑向疫情爆发点,从巨头嘴里夺下市场。
暴利令人迷狂。在核子基因内部,各营业部为了竞争业绩疯狂比拼,业务人员手里的资源,成了核心高管抢夺、拆分、吞食的肥肉。
公司内部一些核心人员总是忍不住将手伸向业务员的项目。凤凰网《风暴眼》了解到,曾有营业部因此爆发哗变,负责人将客户资源强拽进自己腰包,销售团队因此掀了桌子,把事情闹到了总部,申请转到其他营业部。远在深圳的张核子,也只得批准了事。

北京核子华曦实验室运输样本。 凤凰网《风暴眼》摄
杨秋然也曾热血沸腾地冲锋陷阵,但渐渐发现,这些努力,很可能是为别人做了嫁衣。
公司早已派系割据,高管的势力明争暗斗,拉拢业务人员,要求上交手里的项目,从中谋取利益。
“只要你有资源,他们把你的资源搞到之后,就翻脸不认人了。如果不配合,他们就会捣乱。”杨秋然说。
在深圳某大型会展活动前夜,杨秋然与医院对接人安排好流程,报备实验室当晚检测、次日清晨赶在参观人员进场前出报告。
可那晚实验室安静得诡异,杨秋然反复催促,却无人应答。一直到第二天早上,参观人员堵在展厅门口,一直等不来那块绿色健康码。
辛苦建立起的信任就这样崩塌了。后来杨秋然才知道,公司高层直接给实验室施压,不让再做她交来的样本。她干脆找到张核子讨说法,只换来一句:“这事不能怨你,确实咱们产能有限,没有做过来,我们不在乎那一家医院。”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分享: |
Note: | _VIEW_NEWS_FULL |
延伸阅读 |
![]() |
![]() |
![]() |
![]() |
![]() |
![]() |
![]() |
![]() |
![]() |
![]()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