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不敢跌?加拿大住房部長的難言之隱曝光

經濟學家向來措辭謹慎,因此加拿大國家銀行(National Bank of Canada)6月發布的《經濟觀察》報告格外引人注目。


報告作者稱,加拿大最大的房地產市場——安大略省正陷入“混亂”,而卑詩省則“舉步維艱”,全國范圍內的市場也“持續放緩”。

加拿大的住房問題正在惡化。聯邦住房部長羅品信(Gregor Robertson)在5月接受記者采訪時被問及房價是否應該下降,他的回應拾分明確:“不,我認為我們需要提供更多住房供應,確保市場穩定。這是我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他的這番話讓許多人摸不著頭腦,包括經濟學家、渥太華大學環境研究所“中產住房缺口倡議”創始主任邁克·莫法特(Mike Moffatt)。

“在不讓房價下跌的情況下恢復中產階級的廣泛住房可負擔性是不可能的,”他在接受加拿大新聞社采訪時表示。

那麼,住房部長為何如此強調“價格穩定”?原因在於,渥太華不想拿另壹個危機(房價可負擔性)去換壹個新的危機(中產階級退休災難)。

乍壹看,更便宜的住房似乎是解決加拿大住房危機的顯而易見的辦法。正如《環球郵報》社論委員會曾指出的那樣,增加供應以滿足需求,價格自然會下降。在過去20年裡,房價與收入的比值上漲了70%以上,原因是供應停滯而需求持續增長。

安大略省建築業和土地開發協會近期的數據形象地展示了“混亂”的含義。多倫多大都會地區的新房銷售量“比過去10年平均水平低了87%”。按平均值計算,2025年5月大多地區的新房銷量本應約為2750套,實際卻只有345套。



Moffatt根據加拿大《國家住房戰略法案》提出了中產階級住房的可負擔性標准:“任何壹個中產家庭都應有能力在任何社區買得起壹套叁居室的住房。”這類住房幾乎總是地面獨棟、半獨棟或聯排屋。

Moffatt指出,這類住房的關鍵之處在於:“只有擁有叁居室或以上的產權住房的增長,才與伍歲以下兒童人口增長呈強相關性。”


贰拾年前,在卑詩省或安省,中產家庭通常將40%至45%的可支配收入用於購房。而據加拿大按揭與住房公司(CMHC)數據顯示,如今這個比例大約為60%。

總理馬克·卡尼的住房計劃承諾,到2035年每年建造50萬套新房,並提供數拾億加元的融資,但尚未明確這些住房的具體類型。



如果住房部長羅品信的話可信,那麼這些新增住房很可能不會是叁居室或以上、產權性質、地面型的房屋,而恰恰是更便宜、能壓低當前房價的房型。

對於年輕人和年長的房主來說,他們未來退休計劃的核心就是出售房屋後獲得的資產。當前勞動力中,只有38%享有雇主注冊的養老金計劃,大多數人依賴自己的儲蓄。但不到40%的報稅人向注冊退休儲蓄賬戶(RRSP)或免稅儲蓄賬戶(TFSA)繳款。

[物價飛漲的時候 這樣省錢購物很爽]
已經有 3 人參與評論了, 我也來說幾句吧
上壹頁12下壹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推薦:

    意見

    當前評論
    評論2 游客 [辛.昔.肆.篇] 2025-07-02 21:46
    房市可持續,必須經濟可持續。🇨🇦經濟的基礎是油價。今天Vancouver汽油$1.45,Toronto汽油$1.07。這很好解釋了為什麼“在卑詩省,平均房價約為100萬加元;在安省則約為86萬加元”。Trudeau10年,房價翻番。如果不控制房價,任其飛漲。沒人買得起。有行無市。最後,不得不降價,令投資者失望。粗略測算,以75萬房價,downpay20%,貸款25年,利率5%。每月還貸近3200。3200可租2BR condo,還能存下Downpay。房價150萬,月還貸近7000.有人在租房,持幣待購,靜觀其變。
    評論1 游客 [情.甲.六.言] 2025-07-02 20:56
    只可惜住房部長不可以代替購房者做決定。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Copyright © 溫哥華網,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溫哥華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