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回来后,我才知道中国人为什么难以断舍离

说句实在的,来美国前我一直以为“奢侈”是有钱人的生活专属,比如卡戴珊姐妹的厨房能停直升机,硅谷创业者的宠物狗吃的比我好。结果我错了!在美国,奢侈不是用钱堆起来的,是用资源、用习惯、用“不眨眼的舍得”撑起来的。


刚搬来那会儿,我在加州中部一个普通小镇租了套公寓。第一天入住,看着屋里两个大家伙——洗衣机和烘干机,我忍不住笑出了声:“这是打算让我在家开个洗衣房吗?”

更好笑的在后面:我把几件衬衣和内裤放进洗衣机,转完一圈,准备拿出去晾,房东阿姨却一把拦住我:“不行不行,我们社区不能挂衣服,会影响美观。”

我:???

她很认真地指着小区规定:“不许阳台晾晒,统一视觉很重要。”

就这样,我内衣被迫进了“高温速烘”的滚筒炼狱,干是干了,味也没了。我站在阳台上望着空空的绳子,忽然想起小时候我妈晾晒衣服要分朝阳面,手洗要分冷热水,还得避免掉色……在这里,全没了,全交给机器。

“生活自理能力”在这里不是加分项,是“不必要”。

美国人的懒,是技术帮他们实现的“高度懒”

洗衣这件事只是个开头。美国的“懒人文化”是从硬件到软件的全套装备。冰箱门比我在国内那个大三倍,洗碗机开起来像航母下水,厨余垃圾处理器直接“吞掉”整个玉米棒芯。

更离谱的是:很多家电坏了都不修。



我朋友家空调漏水,我以为要赶紧叫维修工,结果他淡定地说:“等换新的吧,修太麻烦。”我心想:“你得多有安全感才能把‘先换了’说得像‘先吃个早饭’一样轻描淡写。”

在美国,家电坏了,修理费动辄上百,时间排一周起跳。所以大家都养成了一种消费逻辑:“买个新的,比修一个旧的划算。”

这在我脑子里属于“情感犯罪”。我那台用了四年的电饭煲要是出点故障,我第一反应是送医院,不是买棺材。


电力使用:开着省电?谁信啊?美国人信。

美国的空调不是“用”,是“活在空调里”。

夏天你走进任何一家超市、学校、图书馆,冷气哗啦啦地吹,温度恒定在“刚进门像进冰箱,呆久了得穿外套”的水准。

冬天则调成25度,屋里穿短袖、脚踩木地板,还能开窗透气,体验“多气候融合感”。



我曾试图理解这种使用逻辑,后来彻底放弃——因为他们跟我说:“空调别关,反而更省电。”

我当时真的差点怀疑自己学过物理。可他们一本正经地告诉我:“机器反复启动更耗能,开着反而恒定节能。”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霍金为什么要敬酒?成才为什么要递烟? 华尔街日报:为什么股票在上涨?没人知道
    刘少奇为什么先被整死?《林彪日记》解密 《还珠格格》中的令妃娘娘为什么会为了小燕子和紫薇与皇后为敌?
    川普对华政策突然大逆转,为什么? 《刘晓波传》为什么在西方媒体遭到冷遇?
    为什么牛肉5分熟甚至1分熟就能吃 鸡肉猪肉不行 为什么《人民的名义》里面,普通人连林华华都比不上?
    《还珠格格》里小燕子为什么那么容易成了格格,皇上怎么不调查呢 为什么欧美很少有卧病在床的老人 中国却很多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