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档第一部大制作,扑了?《酱园弄》的问题出在哪

因此,《酱园弄》的优点,基本都是可见可感知的“硬件”。但在“软件”上——如剧情,就一言难尽了。




-有哪些问题-

1、女性主义流于口号

近年来银幕上有很多表现受压迫女性,以及女子互助的戏码,比如赵丽颖一个人之前就演了《第二十条》《乔妍的心事》《向阳·花》等片,但其中大多趋于雷同,主题先行,《酱园弄》也未能免俗。

《酱园弄》本应是“三个女人一台戏”,女性主义却只是流于喊口号——除了诸如“对女性不公”等台词外,后半段基本上就是靠那篇《为杀夫女辨》撑起来的。

片中,自打詹周氏第一次公开审判开始,就通过不同角色之口朗诵《为杀夫女辨》,从标题,到开头讲述女主身世,再到末尾的升华,恨不得连标点符号都要念出来。

用这样的方式,呈现出当时女性被父权压制的愤怒……只能说,流于表面。

这一点,是我们对《酱园弄》最不满意的地方。在创作中,如果故事内涵、人物动机、情节转折等核心要素无法通过影像本身清晰表达,而必须依赖旁白来“补课”,这往往暴露了剧本、导演或表演上的不足。它意味着影像语言未能完成其基本的叙事和表意功能,更何况是展现片子的内核(当然弗兰克米勒和罗德里格兹以及昆汀联手导演的那部全程充斥着旁白的《罪恶之城》另当别论)。

赵丽颖扮演的女作家西林,是这篇文章的作者,原型是曾在民国期间与张爱玲齐名的苏青——她确实给詹周氏写过《为杀夫者辩》(与电影里的文章标题有一字之差),刊登于《杂志》。

严格说起来,用了苏青的“创意”,而且占据了不少篇幅,即便不是原文照念,也应该给署名“编剧”才对。




2、完成度不足

片中有些角色与情节突兀得很,让人摸不着头脑。

沈佳妮饰演的《泰来报》主编吴玲入狱,有人找到了雷佳音饰演的警察局长薛至武充当“说客”,出重金——但不是为了赎她出来,而是要让她死在狱中。行贿者,恰是尹昉饰演的副主编,而他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要名正言顺的当主编。

而薛至武这边,不但坐地起价,收了金条,还放了吴玲一条生路……他这么做,不但吴玲感觉莫名其妙,影院里的观众应该也是一头雾水。当然,问题不在于薛至武放人(此举只是为了表现这个角色“在上海滩我说了算”的霸道),而在于——吴玲这条线,被放生后,再无交集。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