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字两块钱"的稿费,到底谁能拿?

从珠江边望去,广州地标建筑广州塔十分突出。
在我国,主流文学期刊稿酬标准达到“一个字一块钱”即“千字千元”,是2016年率先在上海实现的;从“一个字一块钱”到“一个字两块钱”的突破,则在2025年的岭南实现。
给文学杂志投稿,一个字能拿多少钱?
稿酬制度是现代文学生产与传播的重要一环。刘绍棠“一篇小说稿费买了一所小院”,曾经是令人羡慕的传说;王蒙1956年在《人民文学》发表《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后改为《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稿费为476元,是他当时的月工资的5倍,让他感慨“这也够惊天动地的”……对作者而言,体面的稿酬给予他们相对充分的物质保障,让他们能将更多精力投入创作;对出版机构而言,这既是与作者达成的供需契约,也是对他们的价值的认同。
6月17日,南方出版传媒北京中心启用新址,并公布了一系列主业高质量发展举措。其中,《花城》杂志将实施“稿酬倍增”计划的消息,引起了全行业的关注。《花城》目前稿酬为600~1000元/千字,实施该计划后,稿酬将提升至1200~2000元/千字,位列全国文学期刊的第一水平。
正如广东省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南方传媒总经理叶河所言,这一举措,目的是“让金子发光,让作家体面”。

《花城》杂志已有46年历史。(图/花城出版社提供)

“王朔写一个字五块钱”
67岁的王朔,日前久违地接受了采访。
视频中的他,面相变得慈祥了。他说起自己当年为什么开始写作:看到别人写的小说,心中升起自大的想法——“就这,我也会”。那是文化产品匮乏的时代,没有电视、电影和流行歌曲,只有小说和诗歌。诗人相当于那个时代的摇滚明星,小说也是出一本就轰动一本,写小说甚至可以跃龙门,作者可以借此调到专业部门,拿到编制。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分享: |
Note: | _VIEW_NEWS_FULL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