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博弈] "干柴烈火",中美伦敦会谈的三个关键词

墙内自媒体亚欧视点文章:中美经贸谈判团队当地时间6月9日至10日在英国伦敦举行两国经贸磋商机制的首次会议。


美国总统川普稍早前在其社交媒体上就伦敦会谈称,“我们与中国的协议已经达成”,须经他和中国领导人最终批准,并提到双方将采取的对等措施。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也以“富有成效”对会议进行描述。

谈判预计进行了20至24个小时。

整整一个月前,中美在日内瓦举行了两天同样长时间的经贸高层会谈。会后发表了“联合声明”。

对于日内瓦会谈,双方的调子相当乐观、积极。

中方评价,会谈“坦诚、深入、具有建设性,达成重要共识,并取得实质性进展”,“经过中美双方的共同努力,会谈富有成效,迈出了通过平等对话协商解决分歧的重要一步,为进一步弥合分歧和深化合作打下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川普当时是这么说的:“今天(5月11日)在瑞士与中国进行了一次非常愉快的会议。双方讨论了许多议题,达成了许多共识。双方以友好且建设性的方式就全面重启双边关系进行了谈判......取得了巨大进展!”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甚至说,“要认识到我们达成一致的速度有多快,这表明双方的分歧或许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乐观和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会谈气氛几乎可以用“干柴烈火”加以形容。

反过来也可以让人感受到,在川普四月初宣布关税政策后给两国带来的冲击有多大,双方都迫切希望结束以关税为核心并蔓延到贸易、科技、关键矿产供应链及旅游业等多领域的经济战争。



美国和中国于6月10日在伦敦举行第二天的会谈

那次会议达成的实质性成果是暂时关税休战及在其他领域的对抗,并为缔结一份最终协议腾出90天时间。

一个月过去后,中美经贸磋商机制第一次会议在伦敦举行。双方的阵容略有调整,中方的牵头人仍是何立峰副总理,成员新增了商务部长王文涛,美方牵头人中的财政部长贝森特、格里尔继续参加,新增商务部长卢特尼克。

两国谈判阵容的变化与两次会议之间发生的中美间的新争吵直接相关。


美方指责中方“违反”日内瓦协议,抨击中方在解除稀土限制方面动作迟缓;中方则指出,美方针对中国实施新的全球芯片禁令、取消中国留学签证并在哈佛大学国际学生签证审查问题上制造障碍。

双方的新“争吵”可能导致日内瓦会谈取得的共识付诸东流。在此情况下,中美领导人在6月5日举行川普开启第二任期以来的首次电话会谈,开展最高层面的协调,敲定双方举行新的伦敦会谈。

王文涛和卢特尼克的加入凸显了在经历第一次会议及此后的进一步博弈后,双方的谈判开始向纵深和更具实质性的部分推进。

核心是中方向美方提出了更清晰的对美解禁稀土的条件,即美方必须在高科技特别是先进芯片的出口管制方面对华展现诚意。

华尔街日报》披露,川普授权贝森特领导的谈判团队,在伦敦会谈中探讨可能取消美国在芯片制造软件、航空发动机零部件以及乙烷等产品上对华销售的部分限制。

川普政府在过去一个月的对外表态恰恰暴露了其对恢复稀土进口的饥渴。它反倒促使中方成为“出牌者”,赢得主动。短期来看,美国急,中国不太急。这就为双方在伦敦会议中讨论彼此的出口管制问题,提供了机会。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更多...
    中美元首会晤协议细节陆续出炉 是否"休战"在望? 中美博弈:从稀土大战看"有效知识"
    德语媒体:暂时停火的中美制度之争 特朗普:中美可以通过合作变得更加强大
    中美"停战" 欧盟率先成牺牲品、局外人 习特会未谈台湾:不谈本身即信号 中美技术性喘息
    中美关键矿产大战,这一地区缘何至关重要? 中美贸易战"停火"1年 美方幕后推手曾在中港生活6年
    《人民日报》披露中美元首釜山会晤详情 中美防长会谈 董军促反台独 美强调印太力量平衡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