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的仕途就是一部中共40年沉浮录
习近平的总书记职务。因为中共高层政治历来都是黑箱操作,至今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上述消息的可靠性。
不过,撇开汪洋代理总书记这一传闻的真假先不谈,我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传闻,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国人对进行包括政治改革与变革的期待。而我之所以下这样的判断,是基于汪洋与众不同的政治色彩和他以往的所作所为。
汪洋的从政历史,可以说它就是中共改革开放从兴起到兴盛直至衰落和结束的一个缩影。
从基层干起对当地旧体制动刀
与前中共总理李克强不同,汪洋没上过大学,是从基层一步步干上来的。
1979年,文革后青黄不接的中共大批提拔年轻干部接班,时为基层官员的汪洋正巧搭上了这班快车。此后,藉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常有大胆构想的他,在体制内很快就打出了自己的名声。
1982年,汪洋才26岁就当上了共青团安徽省宿县地委副书记,28岁任共青团安徽省委副书记,33岁任安徽省铜陵市市长。
汪洋的早期仕途有一个十分鲜明的特点,就是敢闯,勇于改革——不是小改,是大刀阔斧的改。
1988年,33岁的汪洋担任安徽铜陵市市长,成为当时中国最年轻的市长。在铜陵4年,汪洋率先“破三铁”:打破“铁饭碗、铁交椅、铁工资”,对当地旧体制动刀。

汪洋曾有与众不同的政治色彩。(图片来源: 合成图 今涛拍暗)
娃娃市长 进入快车道
1991年,汪洋在当地报纸发长文《醒来,铜陵!》,提示“历史不允许我们躺在计划经济上酣睡了”,呼吁解放思想,破除姓“资”姓“社”的藩篱。汪洋铜陵的做法也引起了邓小平的关注。《人民日报》也发文赞扬“铜陵改革”。
1992年春,邓小平南巡途经安徽蚌埠,专门在迎宾馆召见了汪洋。据说邓对汪的改革劲头十分欣赏,认为他是个人才。加上汪一副娃娃脸,邓戏称他为“娃娃市长”。次年,38岁的汪洋成为当时全国最年轻的副省长。据传汪洋被邓小平“讬孤”于胡锦涛。汪洋的仕途从此进入快车道。
汪洋在仕途的每一站,似乎都有不合乎中共官场惯例的“出格”之举。
他在重庆首开先例,让读者“到二版找汪洋”,改变媒体对领导独占头版头条的报道方式。他不封锁媒体不“硬来”,和平解决重庆“最牛钉子户”的做法曾轰动一时。
惹怒江派 汪薄之争
主政广东后,汪洋发起了新一轮的“解放思想”,他摆脱江泽民的“三个代表”,提出推动产业和劳动力转型的“腾笼换鸟”策略。
经济转型的同时,他还撤换了大批江派贪腐高官,先后查办了广东省政协主席陈绍基、省纪委书记王华元、深圳市长许宗衡等,引起广东官场大震动,令江泽民恼怒。
他倡导的“腾笼换鸟”的广东模式和薄熙来“唱红打黑”的“重庆模式”争锋相对,在当时胡温的支持下压制了薄的气焰。最有名的汪薄之争是“蛋糕论”,唱红的薄熙来宣扬所谓均贫富的平分蛋糕,主张自由经济的汪洋则号召先把蛋糕做大。
在对“乌坎事件”的处理上,汪洋不但避用暴力,还让乌坎村民自选村领导,赢得了国内外媒体的普遍赞许。
汪洋还放宽了对非政府组织的限制,催生了一大批地方性的民间社团。他甚至还试点性推出触动中共各级官吏敏感神经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独立时评人“晓说家”在其自媒体爆料称,汪洋已经秘密出山了,正在代理不过,撇开汪洋代理总书记这一传闻的真假先不谈,我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传闻,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国人对进行包括政治改革与变革的期待。而我之所以下这样的判断,是基于汪洋与众不同的政治色彩和他以往的所作所为。
汪洋的从政历史,可以说它就是中共改革开放从兴起到兴盛直至衰落和结束的一个缩影。
从基层干起对当地旧体制动刀
与前中共总理李克强不同,汪洋没上过大学,是从基层一步步干上来的。
1979年,文革后青黄不接的中共大批提拔年轻干部接班,时为基层官员的汪洋正巧搭上了这班快车。此后,藉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常有大胆构想的他,在体制内很快就打出了自己的名声。
1982年,汪洋才26岁就当上了共青团安徽省宿县地委副书记,28岁任共青团安徽省委副书记,33岁任安徽省铜陵市市长。
汪洋的早期仕途有一个十分鲜明的特点,就是敢闯,勇于改革——不是小改,是大刀阔斧的改。
1988年,33岁的汪洋担任安徽铜陵市市长,成为当时中国最年轻的市长。在铜陵4年,汪洋率先“破三铁”:打破“铁饭碗、铁交椅、铁工资”,对当地旧体制动刀。

汪洋曾有与众不同的政治色彩。(图片来源: 合成图 今涛拍暗)
娃娃市长 进入快车道
1991年,汪洋在当地报纸发长文《醒来,铜陵!》,提示“历史不允许我们躺在计划经济上酣睡了”,呼吁解放思想,破除姓“资”姓“社”的藩篱。汪洋铜陵的做法也引起了邓小平的关注。《人民日报》也发文赞扬“铜陵改革”。
1992年春,邓小平南巡途经安徽蚌埠,专门在迎宾馆召见了汪洋。据说邓对汪的改革劲头十分欣赏,认为他是个人才。加上汪一副娃娃脸,邓戏称他为“娃娃市长”。次年,38岁的汪洋成为当时全国最年轻的副省长。据传汪洋被邓小平“讬孤”于胡锦涛。汪洋的仕途从此进入快车道。
汪洋在仕途的每一站,似乎都有不合乎中共官场惯例的“出格”之举。
他在重庆首开先例,让读者“到二版找汪洋”,改变媒体对领导独占头版头条的报道方式。他不封锁媒体不“硬来”,和平解决重庆“最牛钉子户”的做法曾轰动一时。
惹怒江派 汪薄之争
主政广东后,汪洋发起了新一轮的“解放思想”,他摆脱江泽民的“三个代表”,提出推动产业和劳动力转型的“腾笼换鸟”策略。
经济转型的同时,他还撤换了大批江派贪腐高官,先后查办了广东省政协主席陈绍基、省纪委书记王华元、深圳市长许宗衡等,引起广东官场大震动,令江泽民恼怒。
他倡导的“腾笼换鸟”的广东模式和薄熙来“唱红打黑”的“重庆模式”争锋相对,在当时胡温的支持下压制了薄的气焰。最有名的汪薄之争是“蛋糕论”,唱红的薄熙来宣扬所谓均贫富的平分蛋糕,主张自由经济的汪洋则号召先把蛋糕做大。
在对“乌坎事件”的处理上,汪洋不但避用暴力,还让乌坎村民自选村领导,赢得了国内外媒体的普遍赞许。
汪洋还放宽了对非政府组织的限制,催生了一大批地方性的民间社团。他甚至还试点性推出触动中共各级官吏敏感神经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分享: |
Note: | _VIEW_NEWS_FULL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