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连骂都不让你骂的毕业演讲(图
哈佛大学的打压引发抗议
“我有七个祖父母”
人们通常也会期待,一位成功的作家写的演讲词,本身也是一篇优秀的范文。如果你也这样想了,那么匡灵秀不会让你失望。一个中国的语文老师,可能会对这篇演讲词写下这样的评语:内容丰富,主题鲜明,叙述流畅,结构紧凑,有骨有肉,有张有弛。
中国网民的正面评价,如果有的话,可能会更简略:又有深度,又接地气。
先说接地气。网民大概都会很喜欢这一段:
记住那种悠闲地翻阅课程目录的感觉,就像它是自助餐一样——一个学期读亚里士多德,下个学期读康德,误解弥尔顿,假装读过乔伊斯,在讲座中打瞌睡,因为生病而乞求论文延期(实际上我们是宿醉),为了早上翘课而杜撰祖父母的死亡。我有七个祖父母。
不过只有一段。在我看来,演讲的其他部分也很接地气,但我不确定中国网民是否喜欢了。
整个演讲的主题,可以概括为一句话:“美国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也就是当下美国的教育危机。
怎么谈呢?说来也很平常:通过自己家人的求学经历,来鼓励莘莘学子为留住校园的美好而抗争——
心灵的生活是个乌托邦,历史证明了它的脆弱性。如果我们停止为它而战,它就会死亡。
毛泽东时代的镇压与饥荒
匡灵秀的这场演讲,大约三分之二的内容,是在讲她家四代人的求学故事。
她的曾祖父来自湖南省的一个小村庄。他是家里第一个识字的人,高中毕业时成绩名列前茅。他本来可以去广州的岭南大学,但当时正值内战,因为家人担心,他留在家乡成了一名小学教师。
跟很多中国知识分子一样,内战的结束,才是更大的苦难的开始。中共夺权之后,开始镇压任何独立思考,她的曾祖父遭受迫害,被解雇成为农民。
也许美国听众不能完全明白,小学教师和农民,两种身份的差异有多大。中共实施城乡隔离政策,农民低人一等,遭受各种盘剥,不仅没有任何福利,还要在饥肠辘辘之中,供养城里人的福利。
接下来,她的祖父在所谓的“新中国”,在家族求知路上倒退,只读到中学。那是饥荒年代,上学是一种普通人负担不起的奢侈品。
中共政权下的第三代,匡灵秀的父亲,出生在“文革”期间。她讲道:
那是意识形态歇斯底里的十年,知识分子遭受殴打、监禁和处决,大学被关闭,学生被送到农村接受政治再教育。
幸运的是,当她的父亲八岁时,毛泽东死了。第二年,中国恢复了高考。全家都很兴奋,四处为他父亲搜寻教科书。
他的父亲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1989年夏天毕业之前,被美国大学录取去攻读博士学位。
邓小平时代血腥的夏天
“那个夏天还发生了另外一件事情。”匡灵秀继续讲道。
中共前总书记胡耀邦去世了。他是党内的改革者,支持经济和政治自由化,为此被迫辞职。当他去世的消息传出时,北京的学生涌入天安门广场抗议,我的父亲和他的同学们一起走上街头,要求言论自由、新闻自由和民主改革。
我问过他在示威初期是否害怕过。他说没有。他说学生们一开始很乐观。“我们认为自己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我们都投入其中。我们以为学生会获胜。当政府派出坦克时,我们全都惊呆了,这是谁也无法想象的事情。”
我才知道,原来匡灵秀也是“六四”二代。我和冬青一样,真的为她感到骄傲。
不用说,和成千上万经历了六四镇压的中国人一样,她的父亲选择离开中国,留在美国,让孩子在美国长大。在他眼里,美国是一个拥有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的乌托邦。
讲到这里,匡灵秀说出了一个基本事实——而这个事实,包括蒋雨融在内的绝大多数华人毕业演讲者都会竭力回避——那就是:中国是一个专制国家。她还担心川普占据权位的美国也正在走向专制,表示他父亲和她自己都会为守住美国的自由而抗争。
她说她已经逃离过一个专制国家,不想再逃离第二个。
掌声经久不息。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川普对“我有七个祖父母”
人们通常也会期待,一位成功的作家写的演讲词,本身也是一篇优秀的范文。如果你也这样想了,那么匡灵秀不会让你失望。一个中国的语文老师,可能会对这篇演讲词写下这样的评语:内容丰富,主题鲜明,叙述流畅,结构紧凑,有骨有肉,有张有弛。
中国网民的正面评价,如果有的话,可能会更简略:又有深度,又接地气。
先说接地气。网民大概都会很喜欢这一段:
记住那种悠闲地翻阅课程目录的感觉,就像它是自助餐一样——一个学期读亚里士多德,下个学期读康德,误解弥尔顿,假装读过乔伊斯,在讲座中打瞌睡,因为生病而乞求论文延期(实际上我们是宿醉),为了早上翘课而杜撰祖父母的死亡。我有七个祖父母。
不过只有一段。在我看来,演讲的其他部分也很接地气,但我不确定中国网民是否喜欢了。
整个演讲的主题,可以概括为一句话:“美国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也就是当下美国的教育危机。
怎么谈呢?说来也很平常:通过自己家人的求学经历,来鼓励莘莘学子为留住校园的美好而抗争——
心灵的生活是个乌托邦,历史证明了它的脆弱性。如果我们停止为它而战,它就会死亡。
毛泽东时代的镇压与饥荒
匡灵秀的这场演讲,大约三分之二的内容,是在讲她家四代人的求学故事。
她的曾祖父来自湖南省的一个小村庄。他是家里第一个识字的人,高中毕业时成绩名列前茅。他本来可以去广州的岭南大学,但当时正值内战,因为家人担心,他留在家乡成了一名小学教师。
跟很多中国知识分子一样,内战的结束,才是更大的苦难的开始。中共夺权之后,开始镇压任何独立思考,她的曾祖父遭受迫害,被解雇成为农民。
也许美国听众不能完全明白,小学教师和农民,两种身份的差异有多大。中共实施城乡隔离政策,农民低人一等,遭受各种盘剥,不仅没有任何福利,还要在饥肠辘辘之中,供养城里人的福利。
接下来,她的祖父在所谓的“新中国”,在家族求知路上倒退,只读到中学。那是饥荒年代,上学是一种普通人负担不起的奢侈品。
中共政权下的第三代,匡灵秀的父亲,出生在“文革”期间。她讲道:
那是意识形态歇斯底里的十年,知识分子遭受殴打、监禁和处决,大学被关闭,学生被送到农村接受政治再教育。
幸运的是,当她的父亲八岁时,毛泽东死了。第二年,中国恢复了高考。全家都很兴奋,四处为他父亲搜寻教科书。
他的父亲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1989年夏天毕业之前,被美国大学录取去攻读博士学位。
邓小平时代血腥的夏天
“那个夏天还发生了另外一件事情。”匡灵秀继续讲道。
中共前总书记胡耀邦去世了。他是党内的改革者,支持经济和政治自由化,为此被迫辞职。当他去世的消息传出时,北京的学生涌入天安门广场抗议,我的父亲和他的同学们一起走上街头,要求言论自由、新闻自由和民主改革。
我问过他在示威初期是否害怕过。他说没有。他说学生们一开始很乐观。“我们认为自己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我们都投入其中。我们以为学生会获胜。当政府派出坦克时,我们全都惊呆了,这是谁也无法想象的事情。”
我才知道,原来匡灵秀也是“六四”二代。我和冬青一样,真的为她感到骄傲。
不用说,和成千上万经历了六四镇压的中国人一样,她的父亲选择离开中国,留在美国,让孩子在美国长大。在他眼里,美国是一个拥有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的乌托邦。
讲到这里,匡灵秀说出了一个基本事实——而这个事实,包括蒋雨融在内的绝大多数华人毕业演讲者都会竭力回避——那就是:中国是一个专制国家。她还担心川普占据权位的美国也正在走向专制,表示他父亲和她自己都会为守住美国的自由而抗争。
她说她已经逃离过一个专制国家,不想再逃离第二个。
掌声经久不息。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分享: |
Note: | _VIEW_NEWS_FULL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