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规则] 谁在定义演唱会的点歌"潜规则"?

纵然是文笔细腻的刘若英写下的致歉声明,也没能扭转大众对于“演唱会姐妹点歌事件”的不满。


前不久刘若英汕头演唱会的点歌环节,一位小粉丝被抽中,要求合唱《诚实》,身旁的妹妹抢过话筒要求合唱《后来》,之后刘若英为了弥补姐姐遗憾,表示与她合唱,但因为乐队理解有误,《后来》替代《诚实》再次响起。事件发生后,无论是粉丝还是路人都共情小粉丝,对于刘若英及其团队的不当处理,表示失望。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演唱会点歌环节争议。从薛之谦演唱会“眼镜哥事件”到周杰伦演唱会的“七里香惨案”,点歌环节这个拉近艺人与歌迷的互动环节,随着“点歌潜规则”盛行,以及大众传播渠道变化,使得一系列名场面和“冥场面”不断涌现,并成为了大众衡量演唱会真诚与否的一个重要切口。

对艺人及主办方的来说,压力也随之而来。在这十几分钟分钟到几十分钟的互动时间里,考验的不再仅仅是艺人的唱功,还有他们随机应变的表达能力。



当纯粹的情感交流规则不断被翻覆,艺人、粉丝、路人三方的互动需求也就出现了落差,而裂缝的出现,舆论的喧扰、黄牛的侵入等问题便有了滋生蔓延的空间,这让艺人劳心,粉丝灰心,更让路人伤心。

创造名场面


演唱会的点歌环节不是这一代的新事物。当年红极一时的邓丽君,就曾在演唱会,与粉丝频繁互动。

而当粉丝应援文化朝个性化方向发展,点歌环节的双向互动属性增强,如今的粉丝便不再只是淹没在应援牌和口号中面目模糊的集体面孔,而是具像为拥有独特情感经历的个体。



不少粉丝会在点歌环节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这使得艺人的作品超越了广泛的流行意义,而是成为了粉丝人生某一阶段的BGM。周杰伦演唱会上,女生分享自己分手经历,点了一首《算什么男人》怒怼前男友;五月天演唱会上,为了纪念去世的弟弟,女生点了一首《happy.BIRTH.day》。这些瞬间让歌曲从公共符号转化为个人情感载体。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更多...
    "不交社保"潜规则被打破,快餐茶饮的缴纳现状如何  (1条评论) 青春期孩子的潜规则:是盲目从众还是奢侈浪费
    微信最新潜规则:你发的每条朋友圈 都在出卖你 中国国企第一贪被判死缓 爆多名男星潜规则献身
    戚薇自爆潜规则?500万陪玩5天5夜,不同意就封杀 任达华同意让女儿进演艺圈!他女儿不可能被潜规则
    热搜!男演员许鹏退圈回家摆地摊,自曝被潜规则... 知名演员揭露剧组霸凌潜规则!霸凌事件犹如....
    陪睡就能演女主角 女星痛诉12岁被导演潜规则 未做核酸打破头之后,中国式隐形位阶的潜规则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