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生体质连降20年 拯救"脆皮大学生"

2024年2月26日,沈阳理工大学食堂迎来开学季。
“喝奶茶喝得心脏好难受。”上海市某“双一流”高校大二学生于婷是一名十足的“奶茶爱好者”,几乎每天都会喝奶茶,对市面上好喝的奶茶如数家珍。她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有时为了凑单,会号召同学一起点奶茶。
于婷说,因为奶茶中含有不少咖啡因,频繁喝奶茶导致的最直观后果就是“心脏越来越不好”,有时候会莫名感到心慌、四肢发冷。“一次体育课跑步测试,起跑前,我突然感到一阵‘熟悉’的心慌,当时真的有点害怕,都不太敢跑了。”“不只我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还经常能刷到同学发‘喝奶茶后整夜睡不着’的朋友圈。”
宋逸表示,大学生体质下降有着更深层的社会原因,快速的社会转型塑造了不利于健康的致胖因素,如高热量快餐的普及、久坐行为的增加等。
宋逸分析说,当前大学生的常见病症包括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慢性疲劳综合征等“办公室病”。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原本在中老年群体中多发的健康问题,如高血压、高尿酸、脂肪肝等,在大学生中的检出率逐年攀升。
刘婧表示,周围一些同学也或多或少存在腰肌劳损的问题。对此,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体质与健康教研室副教授侯筱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期末考试周时,大部分大学生往往采取“临时抱佛脚”的突击策略,长时间久坐在书桌前,保持固定坐姿,腰背肌肉长时间受压,进而引发劳损。此外,心理上的高压状态也会使肌肉始终处在收缩状态,最终导致肌肉缺氧,对疼痛的忍耐力随之降低,受到一点小刺激都容易觉得痛。
“短期速成的结果”
贾英男观察到,十几年前,自己在复旦大学读本科时,篮球是男大学生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现在,虽然学校对体育场馆进行了诸多改造,设施比当年更好了,但打篮球的人数却在明显减少。他认为,手机游戏、短视频的风靡是导致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是我不想运动,是实在没时间运动。”于婷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自己在中学时期一直是校羽毛球队队员,每周保持着三次规律训练,运动量很大。但读大学以来,繁重的课业使她在教室、实验室、图书馆间奔走,运动成了“无奈被舍弃”的选项,只会在有体育考试时突击一下。
宋逸认为,从教育体系来看,学业竞争白热化造成“时间挤压效应”,许多学生被迫牺牲运动时间应对考试压力,而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和评价体系尚未与时俱进,仍停留在简单达标测试层面。
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以下简称“体测”)是国家为考查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而面向本科生组织的一年一度的体育测试。《中国新闻周刊》采访发现,部分学生对体测采取应试策略。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