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员20000人,日本汽车巨头崩了(图
日本广播协会(NHK)称,日产汽车正计划裁减1.1万人,加上之前的9000人,日产将在这一轮裁员风波里裁掉2万人,占员工总数的15%。
但这还不够。日产宣布还将关闭三家工厂,最关键的是,其重金砸入、追赶比亚迪等车企的最大希望——九州电池工厂,现在也被迫叫停。
原因也很现实,日产预期将迎来史上最高亏损。
生死线已经比梦想更靠近日产,现在只有活下去,才有资格留在牌桌上。
全球裁员2万人,日产迎92年最大亏损
日本广播协会报道,日产已决定追加裁员1.1万人,这是日本本土首次明确日产的裁员计划。
加上去年11月计划的9000人,裁员规模将扩大到2万人,约占其现有13.3万员工总数的15%。
重组范围波及全球,且不仅限于人力裁减。
按照日产计划,今年6月将关闭其在泰国的一家工厂,另外还有两家工厂准备关停,目前尚未公布地点。
更重磅的消息是,日产在日本九州的LFP电池工厂计划也被取消。
这个项目原本为推动日产电池量产而打造,原计划将获得1533亿日元(约75亿元)的投资,以及557亿日元(约27亿元)的政府补贴。
其目标是帮助日产将电池成本降低20%~30%,年生产能力高达5GWh,借此追赶比亚迪等新能源先行者,因此被外界视作是日产翻身的关键一步。
但现在,财务状况已迫在眉睫,它成了日产业绩失血下的第一波“祭品”。
19天前,日产第四次修改了2024财年(截至2025年3月31日)展望。
尽管全年销售净额上调为12.6万亿日元,和上一年基本持平,但预计营业利润为850亿日元,将同比下降85%。

利润方面,更是从上一年4495亿日元的净利润直接扭盈为亏,预计净亏损7000亿日元至7500亿日元。
这意味着,日产即将迎来成立92年来的最高亏损纪录。这比日产第一次陷入破产危机,也就是1999年亏损的6843亿日元还多。
接连几次消极的财务信号,让市场对于日产的财务稳定性,以及对其转型能力的信任迅速下降。
今年年初,日产与本田的合并计划取消后,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将日产信用评级从Baa3下调至Ba1,也就是降至“垃圾级”(Junk Bond),并维持负面展望。
并且自2021年以来,日产今年将首次取消分红,对股东而言,这些无疑是接连的沉重打击。
上一次带日产走出信任危机的原CEO内田诚,在这种背景下迫于压力离职了。
新任CEO伊万·埃斯皮诺萨(Ivan Espinosa)上个月临危受命,能再一次带领日产走出水深火热吗?
新CEO临危受命,能扭转局面吗?
日产的溃败,其实最直观地体现在销量和产能利用率上。
2024年,日产全球销量335万辆,同比下降3%。
其中,中国这一主力市场下滑最明显,全年在华销量为69.6万辆,相比2021年呈“腰斩”,3年销量跌去一半。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分享: |
Note: | _VIEW_NEWS_FULL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