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中国底层真实的生活:广州桥底居民们的新年

2024年的最后一天,一溜大红灯笼好似门帘,红红火火从路边店铺大张旗鼓蹿进路人眼里,红包春联剪纸摆得拥挤,年味四溢,广州塔的灯光秀三百六十度宣布着2025年的到来。


广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医院院区在广州最繁华的北京路步行街附近,这里是另一个世界。没有炫目的高层商场,矮楼独栋居多,家家户户门边墙上钉着“天官赐福”的红木牌和香炉——古老的光孝寺坐落在两条街外。而一旁的人民高架桥下,水顺着乱糟糟的电线往下滴,地面濡湿,桥墩上则贴有“严禁在高架桥底露宿或堆放物品”的蓝牌告示。

五颜六色的废弃共享单车汇聚在此,装着纸壳、塑料瓶的塑料编织袋堆放在人行道上栽种的树间,靠里的花坛旁走几步就有一套垫子被褥,大推车上堆放着生活用品、凉席和一年四季的衣物。这些是街友们的全部家当。

晚上十点,王大姐和她的丈夫已经蒙头睡去。喜庆的气氛打扰不了他们,但这天有些不一样。推车上放了白馒头、罐头、矿泉水、橘子,那是不知名的好心人送来的新年礼物。有三四个街友一起包了饺子,风卷残云后,剩下没煮的饺子白白胖胖地躺在砧板上,昏暗杂乱里很是显眼。



街友们自己包自己煮的饺子

欠薪和讨薪

许诚和他的小狗还没有回来。

我在前一天晚上遇到了他。他身形高大,寸头,五官狭长扁平。他穿暗红色卫衣,枕着书包在粉色被子里刷手机,身下浅黄色的垫子已经破损,露出里面的棉花。这条粉色被子是他从身后的垃圾站里捡回来的,原来的被子被偷了。他把被子用绳子绑好扔进珠江,让江水冲刷掉污垢,再提起来搭在石栏上晾晒。

许诚今年32岁,甘肃天水人,在外打工十九年。他自称,祖父是民国大学生,教他写七律写词。他上学早,十岁就读完了小学,但家里穷困,初一没读几天就被拉到新疆给家里干活,父亲开大货车,他帮忙上货卸货。


他闲暇时在一本线圈本上写诗,封面是水墨画,印着张继的《枫桥夜泊》。他写了一首名为《自省》的诗:“钻营求高禄,竭虑为金石。见利攀亲故,逢迎趋势之。凡凡皆如此,芸芸趋弊之。千机谋尘俗,泯然无省思。古有君子弃,何以不能求。伤怀非国事,悲慨愤家思。”



许诚写的诗

因为不让上学,他和家里怄气,十三岁从阿克苏“扒火车”,逃票前往广东打工。生活有富足的时候。他在一个老板手下开车送货,到水泥厂、盐厂、迪厅。他清楚地记得,最多的时候老板一个月给了12800元,那是2009年。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4...9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