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業天翻地覆 老牌車廠無力應對中國挑戰
德國汽車大廠“奔馳”(Mercedes-Benz)正陷入經營危機,早在2024年就2度下調了全年利潤率目標,奔馳將其歸咎於中國汽車市場的疲軟,而這份獲利預警對於奔馳來說,是進壹步進軍高端車型市場的挫折,顯示出其艱難應對向電動汽車的坎坷轉型過程,以及中國市場的阻力,盡管2024年會計年度全年財報尚未發布, 但分析師已透露,奔馳高層目前對中國市場的長期前景,抱持著謹慎態度。
賓士2024年10月公布2024年會計年度第3季財報,顯示全球交車量年減3%,主要受到中國市場交車量大跌13%影響,與此同時,單季淨利潤下降至17.19億歐元(約594億元新台幣),較去年同期的37億歐元(約1279億元新台幣)銳減超過5成,都低於分析師預期;息稅前利潤(EBIT) 年減48% 至25.2億歐元(約871億元新台幣);銷售額則年減6.7%,至345.28億歐元(約1.19兆元新台幣)。
值得注意的是,奔馳汽車業務的銷售利潤率(ROS),從去年同期的12.4%,下降至4.7%,來到2021年底起分拆卡車業務以來新低,還遠遠低於8%的最低目標。 奔馳因此下修財測,預估2024全年汽車部門的經調整ROS,將介於7.5%至8.5%之間,低於原本預期的10~11%,這意味著2024年會計年度下半年,其經調整ROS將在6%左右。
賓士將財報欠佳歸咎於“市場環境充滿挑戰,以及競爭激烈,尤其是在中國”,奔馳執行長康林松 (Ola Kaellenius) 警告,由於長期的經濟疲軟和房地產危機,給消費者帶來了相當大的不確定性,中國消費者在購買大宗商品時非常謹慎。

老牌車廠無力應對中國電動車挑戰
到了2025年1月,奔馳公布的2024年全年銷量也不甚樂觀,汽車全球銷量比2023年減少3%,至198萬3400輛,電池電動汽車(BEV)則遭遇雪崩式下跌,年減23%,至18.5萬輛。 細分市場來看,奔馳在歐洲汽車銷量下降3%,美國銷量增長9%,但奔馳在中國市場銷售減少7%,為全球降幅最大的單壹市場。
《路透》在報道中指出,BEV銷量下滑對奔馳帶來了更多壓力,因為2025年將實施最新的歐盟贰氧化碳減排目標,標准更加苛刻。 如果BEV的銷量沒有回升,這對奔馳來說,可能意味著昂貴的共享碳排放交易或巨額罰款。
這背後的原因,和過去幾拾年來,外國汽車制造商壹直主導著中國汽車市場,脫不了關系,包含奔馳在內的車廠,在中國汽車市場賺取巨額利潤,但當中國汽車市場快速轉型至電動車,這些老牌車廠根本措手不及,當它們意識到公司從車用軟件、生產速度到電池技術,以及對制造電動車而言相當關鍵的供應鏈控制等各方面,都落後給中國電動車廠時,已經太晚了。

奔馳純電動轎車EQE 10月在中國銷售0輛
[加西網正招聘多名全職sales 待遇優]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賓士2024年10月公布2024年會計年度第3季財報,顯示全球交車量年減3%,主要受到中國市場交車量大跌13%影響,與此同時,單季淨利潤下降至17.19億歐元(約594億元新台幣),較去年同期的37億歐元(約1279億元新台幣)銳減超過5成,都低於分析師預期;息稅前利潤(EBIT) 年減48% 至25.2億歐元(約871億元新台幣);銷售額則年減6.7%,至345.28億歐元(約1.19兆元新台幣)。
值得注意的是,奔馳汽車業務的銷售利潤率(ROS),從去年同期的12.4%,下降至4.7%,來到2021年底起分拆卡車業務以來新低,還遠遠低於8%的最低目標。 奔馳因此下修財測,預估2024全年汽車部門的經調整ROS,將介於7.5%至8.5%之間,低於原本預期的10~11%,這意味著2024年會計年度下半年,其經調整ROS將在6%左右。
賓士將財報欠佳歸咎於“市場環境充滿挑戰,以及競爭激烈,尤其是在中國”,奔馳執行長康林松 (Ola Kaellenius) 警告,由於長期的經濟疲軟和房地產危機,給消費者帶來了相當大的不確定性,中國消費者在購買大宗商品時非常謹慎。

老牌車廠無力應對中國電動車挑戰
到了2025年1月,奔馳公布的2024年全年銷量也不甚樂觀,汽車全球銷量比2023年減少3%,至198萬3400輛,電池電動汽車(BEV)則遭遇雪崩式下跌,年減23%,至18.5萬輛。 細分市場來看,奔馳在歐洲汽車銷量下降3%,美國銷量增長9%,但奔馳在中國市場銷售減少7%,為全球降幅最大的單壹市場。
《路透》在報道中指出,BEV銷量下滑對奔馳帶來了更多壓力,因為2025年將實施最新的歐盟贰氧化碳減排目標,標准更加苛刻。 如果BEV的銷量沒有回升,這對奔馳來說,可能意味著昂貴的共享碳排放交易或巨額罰款。
這背後的原因,和過去幾拾年來,外國汽車制造商壹直主導著中國汽車市場,脫不了關系,包含奔馳在內的車廠,在中國汽車市場賺取巨額利潤,但當中國汽車市場快速轉型至電動車,這些老牌車廠根本措手不及,當它們意識到公司從車用軟件、生產速度到電池技術,以及對制造電動車而言相當關鍵的供應鏈控制等各方面,都落後給中國電動車廠時,已經太晚了。

奔馳純電動轎車EQE 10月在中國銷售0輛
[加西網正招聘多名全職sales 待遇優]
| 分享: |
| 注: | 在此頁閱讀全文 |
推薦:
汽車業天翻地覆 老牌車廠無力應對中國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