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必要一想到《排华法案》就觉得屈辱
周润发扮演的白轩龄就是个很复杂的角色,他广东人,去美国当华工,淘过金,参加过太平洋铁路建设,一起去的兄弟基本都死光了,他修完铁路后留在美国唐人街继续打拼,通吃黑白两道业务,有手段有能力,既迷信又相信奋斗,而且辩才了得。
通过这么一个人,就把一大堆元素抛给了大家,让大家隐隐约约看到关于在美华工持续几十年走过的路。咱们今天就结合这个电影,给大家深度聊聊。
很多人一提起华工,第一反应是“惨”,下一反应就是“既然那么惨,肯定是被迫的,一定是抓猪仔抓过去的”。类似你在广东某个村里路上溜达,突然背后来了一棒槌,醒来后就发现自己在船上,已经在前往旧金山的路上,然后就被送去修铁路了。
这种情况确实是有的,但远远不是主流。当时的主流其实是走正规合同制,当时也跟现在招聘似的,大规模打广告吸引大家过去。广东人冒险精神比较强,于是大规模出海去美国淘金。电影里王宝强扮演的阿鬼,他是华工后代,多次唱一首歌,讲的就是华工对钱的渴望。
现在中国人管San Francisco(三藩市)叫“旧金山”,最早的时候,并不叫这么个名,就叫“金山”。
因为早期那地方发现了金矿,在全美掀起了“淘金热”。中国人当时已经很容易出海了,对财富又极度敏感,怎么可能错过,于是大规模前往金山淘金。还有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清廷疯了一样捕杀任何跟太平军有关系的老百姓,导致不少人被迫离开中国。
那时候的大商船从美国漂洋过海带着“西洋参”来到中国,然后载着整船的华工回到美国。咱们熟知的罗斯福家族,早期就是干这个买卖的,他们家一直跟中国渊源很深。
也就是说,最早的华工出海,其实并不是什么修铁路,主要是去“金山”淘金了。
后来三藩市的浅层金矿淘没了,澳大利亚墨尔本又发现了金矿,墨尔本成了“新金山”,三藩市也就变成了“旧金山”。

淘金业衰落后,正好大西洋铁路开工,有点像现在中铁中建在非洲的项目,环境艰苦,但是确实能赚钱,欧美人不愿意去,太平洋铁路公司于是大规模雇佣华人。
说起太平洋铁路,咱们一般的说法就是“每根枕木下都有一个中国人”,那到底死了多少人呢?
一般认为,从共有一万到一万五之间华人参加了太平洋铁路项目,死了一千多人,太平洋铁路总共三千公里,华工修了一千多公里,大约每公里死一个人。当然了,也不能这么算,绝大部分伤亡都是几个艰难路段产生的。
这又和排华法案有啥关系呢?
主要是这条铁路太难了,最早开工的时候并不是华人,而是爱尔兰人,但是太苦死亡率又太高,爱尔兰人想涨工资,就罢工退出了。而中国人自己老家大清实在是太苦了,他们对苦难的容忍度是很高的,又不想回老家,于是接受了太平洋铁路的低工资,毕竟这个工资在华工看来还不错。
所以说,如果单纯从“苦难”这个角度来看待华工,就理解不了那些人为啥那么苦了依旧在干活,顺理成章会把他们理解成奴隶,其实完全不是。
华人要价太低这事把爱尔兰人给惹怒了,这一点在《唐探1900》的电影里也有体现,那里边爱尔兰人总跟华人过不去。
这里又得多说几句这个爱尔兰人,在美国,华人承受的绝大部分苦难,都和爱尔兰人有关。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看完《唐探1900》,就有种强烈的冲动写一篇。首先要说,一部电影,如果它描述的某个东西是真实的,这个东西它肯定带着一种“复杂性”。电影里通过这么一个人,就把一大堆元素抛给了大家,让大家隐隐约约看到关于在美华工持续几十年走过的路。咱们今天就结合这个电影,给大家深度聊聊。
很多人一提起华工,第一反应是“惨”,下一反应就是“既然那么惨,肯定是被迫的,一定是抓猪仔抓过去的”。类似你在广东某个村里路上溜达,突然背后来了一棒槌,醒来后就发现自己在船上,已经在前往旧金山的路上,然后就被送去修铁路了。
这种情况确实是有的,但远远不是主流。当时的主流其实是走正规合同制,当时也跟现在招聘似的,大规模打广告吸引大家过去。广东人冒险精神比较强,于是大规模出海去美国淘金。电影里王宝强扮演的阿鬼,他是华工后代,多次唱一首歌,讲的就是华工对钱的渴望。
现在中国人管San Francisco(三藩市)叫“旧金山”,最早的时候,并不叫这么个名,就叫“金山”。
因为早期那地方发现了金矿,在全美掀起了“淘金热”。中国人当时已经很容易出海了,对财富又极度敏感,怎么可能错过,于是大规模前往金山淘金。还有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清廷疯了一样捕杀任何跟太平军有关系的老百姓,导致不少人被迫离开中国。
那时候的大商船从美国漂洋过海带着“西洋参”来到中国,然后载着整船的华工回到美国。咱们熟知的罗斯福家族,早期就是干这个买卖的,他们家一直跟中国渊源很深。
也就是说,最早的华工出海,其实并不是什么修铁路,主要是去“金山”淘金了。
后来三藩市的浅层金矿淘没了,澳大利亚墨尔本又发现了金矿,墨尔本成了“新金山”,三藩市也就变成了“旧金山”。

淘金业衰落后,正好大西洋铁路开工,有点像现在中铁中建在非洲的项目,环境艰苦,但是确实能赚钱,欧美人不愿意去,太平洋铁路公司于是大规模雇佣华人。
说起太平洋铁路,咱们一般的说法就是“每根枕木下都有一个中国人”,那到底死了多少人呢?
一般认为,从共有一万到一万五之间华人参加了太平洋铁路项目,死了一千多人,太平洋铁路总共三千公里,华工修了一千多公里,大约每公里死一个人。当然了,也不能这么算,绝大部分伤亡都是几个艰难路段产生的。
这又和排华法案有啥关系呢?
主要是这条铁路太难了,最早开工的时候并不是华人,而是爱尔兰人,但是太苦死亡率又太高,爱尔兰人想涨工资,就罢工退出了。而中国人自己老家大清实在是太苦了,他们对苦难的容忍度是很高的,又不想回老家,于是接受了太平洋铁路的低工资,毕竟这个工资在华工看来还不错。
所以说,如果单纯从“苦难”这个角度来看待华工,就理解不了那些人为啥那么苦了依旧在干活,顺理成章会把他们理解成奴隶,其实完全不是。
华人要价太低这事把爱尔兰人给惹怒了,这一点在《唐探1900》的电影里也有体现,那里边爱尔兰人总跟华人过不去。
这里又得多说几句这个爱尔兰人,在美国,华人承受的绝大部分苦难,都和爱尔兰人有关。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