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批"预制儿童"正在制造中 后果多可怕

指的是由于接触大自然太少,孩子会过于依赖已经熟知的信息或成年人灌输的概念,从而逐渐变得呆板、误区。


因此,“榜样家长”刘称莲在女儿小学六年的时间里,坚持每周都带女儿爬山、逛公园、去乡间玩耍等。

看似占用了女儿的学习时间,实则让女儿在和大自然的接触中始终保持着一种对万事万物的好奇。

因此,她的女儿不仅思维活跃,而且充满了生活的情趣。

所以,趁着周末、假期,不妨让孩子暂时忘却课本和作业,去看看山间的树林、感受掉落的初雪,滋养孩子的灵气。

3. 鼓励孩子做一些“非KPI”的事情

一位哲学教授曾说,如果要降低内卷感,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做一些不用KPI(绩效考核)来衡量的事。

正是这些看似“划不来”的事情,能够有效增强一个人的能量。

一方面,如果孩子有一些特殊的爱好,比如,观察昆虫、收集卡片等,作为父母都可以给予支持;

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鼓励孩子多读“闲书”, 从文学经典到科普读物,从童话故事到历史传记,都可以引发孩子的深度思考,让孩子有所收获。

5

法国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里写过的一段话:


“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一个儿童的样子。

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他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

童年,本应该是纯真的、天然的,拥有无数种可能性的。

可如果我们为了成绩、分数、奖杯逼着他们朝着大人设定好的路线往前走。

最终,那些“预制”好的果实,可能还没能长大,就要在枝头凋零。

与其这样,倒不如让孩子3岁有3岁的天真,5岁有5岁的调皮,8岁有8岁的自由,10岁有10岁的快乐,踏踏实实走好人生的每一段旅程,保护好自己的灵气和能量。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