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 金庸追求的精神,正在被现代人抛弃

今年是金庸诞辰100周年。
某视频平台的野心之作《金庸武侠世界》,第一单元《铁血丹心》刚播完,就宣布收官,剩下《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华山论剑》和《九阴真经》四个单元,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跟观众见面。

《金庸武侠世界》海报
姑且不论这部金庸新剧的成色,单说武侠这种精神,其实在《金庸武侠世界》里是所剩不多的。
循着这个脉络,我们邀请著名影评人梅雪风老师,请他梳理了武侠从始至今的变迁,以及藏匿在其背后的文化原因。
一
如果要论武侠的源流,它必然跟先秦墨家那种平民气息浓厚的济世情怀有着极大的关系。
其创始人墨子的故事,也被小说大家鲁迅改编成了《非攻》,如果纯以气质而言,这个短篇小说可能是最具武侠气质却又没有任何动作场景的武侠小说。这个创始者,还被画成了漫画,后来还根据这个漫画改编成了电影《墨攻》,这部由张之亮导演的作品,有着香港武侠电影少有的视野上的宏大开阔。

而墨家思想和组织体系,还成了武侠小说另一个重要元素的源头,也就是秘密会社。秘密会社以及其后的衍生品黑社会,在武侠的世界里被浪漫化传奇化,成了各种蔚为壮观的武术门庭以及帮派。
真正现实世界的侠,我们也更多地在先秦的祖先身上才能够看到。那是个无论疆域还是精神都还没有被大一统所控制的世界,恭顺的基因还没有被深深地植入当时人的头脑里,那种天然的血性,仍然很容易被点燃。整个社会管制的宽松,所产生的思想竞争的自由氛围,天然地推崇个性鲜明的人物。而高贵的精神,还不曾被孙子兵法等厚黑学色彩浓重的市侩哲学所完全替代。在历史的记录中,那种重道轻利,重死轻生的慷慨和暴烈,时常让观者的血液既沸腾又冻结,让人惊叹那种强大精神力的纯洁与野蛮。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延伸阅读 | 更多...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