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操男团丢金始末:苏并非关系户,但教练绝对要背锅

先回答几个大家都比较关注的问题,我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1.苏炜德是不是关系户?

答:不是。

很多人看到运动员发挥失常就觉得是关系户作祟,苏的表现本身又特别像关系户。但是平心而论,苏炜德这一次的入选,算不上是关系户原因。



本质原因是,苏炜德本身就是一个上限与下限发挥差距极大的选手。就拿单杠来说,他的上限可以拿到世界体操锦标赛铜牌,下限可以连续两年世界大赛团体单杠比出11.1分与11.6分。因此,在日本队兵强马壮的情况下,中国队如果过于保守,很可能会出现“安乐死”,全队拼尽全力也比不过日本,那种情况是更加不可接受的。相当于你明明有机会去拿到一个高分,但自己没有选择足够强的运动员把这块金牌送了出去。

我们看到,在比单杠之前,中国领先日本3.2分。但实际上,要考虑到鞍马比赛桥本大辉掉马大约损失1.3分,而原定跳马上会采用6.0分跳马的谷川航也出现了重大失误并降组,二者加起来损失接近3分。苏炜德的跳马的确也损失了2分左右,但是正常情况下,日本队的单杠在我国之上,所以,如果不派苏炜德,在两国全顺的情况下,中国并没有夺金的主动权,这才是在需要换替补时,选择苏炜德的主要原因。简单来说,中国队截止单杠之前,除掉苏炜德的跳马可以说是鸡血发挥,日本队是失误发挥,减去这个因素,中日两国男团的实力是非常接近的。在奥运会之前,日本夺冠的赔率要在中国队之上,也说明了这个原因。中国之所以单杠前能领先3.2,主要还是日本的前几项发挥不尽如人意,这个是在意料之外的。

实际上,在本届奥运会之前,体操迷群体选择苏炜德的呼声是非常高的(原因后面讲)。而苏炜德的确拥有多次爆炸历史,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仍然就很多人支持苏炜德,最大的原因还是他能提供足够高的上限。

2.中国男团是否真的无人可用?

答:是的。


中国队因为奥运夺金的需要,在梯队建设这一块是做的很不到位的。每次奥运会,都是来来回回死练那几个人,二线队员的成长与能力建设,并没有受到管理层的重视。所以,对于中国男队,可以选择的选项并不多。



由于近几年越发的对金牌看重,导致在高层眼里,单项金牌与团体金牌效果是一致的。那么,对于领导来说,能稳稳地保住单项金牌的队员,是一定要塞进阵容里的。

我们知道,男子团体阵容一共只有五个人,那就意味着,如果有人只能上一项,其他的四个人就需要能顶上17个人次,这对其他的人选压力是很大的。

这一届中国男队比较稳的夺金点,只有邹敬园的双杠与刘洋的吊环。但是,刘洋除了吊环之外,其他项目都是团体不可用的,而邹敬园的问题在于除了双杠、鞍马与吊环外,其他三项是没有成套的(之前邹敬园也是全能选手,但因为奥运战略的需求放弃了其他三项的训练),这就意味着,除了刘洋和邹敬园外,其他的三个人,都必须能够上跳马、单杠、自由操。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