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偶式育兒背後 父親們到底冤不冤

  來源: 徐菁菁 叁聯生活周刊


  電視劇《都挺好》熱播,父親蘇大強這個角色不只是電視劇的看點,也持續地為劇情提供推力。中國傳媒大學的戴清教授有壹個觀察,在蘇大強之前,“懦弱的父親”還從未在國產家庭倫理劇中有過如此強大的存在感。

  回顧過去拾年的熱播劇,你會發現,雖然故事背景各不相同,年輕壹代面對的阻礙,多半是母親,而父親總在其中扮演笑眯眯的和事佬。而在聚焦年輕壹代小家庭的劇集中,主導者仍然是母親,而父親呢,自己多半還是個孩子,有點怕老婆,又聽媽媽的話。父親角色的存在感也壹直都相當微弱。

  影視劇折射了當代社會的現實。如果你略微關心家庭、教育和情感類的自媒體和公眾號,你壹定看到過以此為主題的文章:“喪偶式育兒”。在這些文章的評論裡,你總能看到許多媽媽痛陳她們孤立無援的育兒生活。

  

  電視劇《都挺好》中,存在感超強的蘇大強。

  “喪偶式育兒”這個詞很有傳播力,因為它以誇張的戲謔近似粗魯地概括了壹種被普遍感知的現象。但是,這種概括的潛台詞是壹種先入為主的判斷:父親們是不負責任的、不可靠的、懶惰的、逃避的、缺乏作為父親的自覺的。事實真的如此簡單嗎?

  2015年,央視主持人李小萌辭職回歸家庭。2018年,她決定重回熒屏,第壹個作品就是12集的訪談節目《你好爸爸》。李小萌的初衷是奔著批判“喪偶式育兒”去的,壹路走來卻發現父親們的許多難處。她舉辦面向爸爸們的活動,現場壹問,只有極個別父親不是應妻子的要求來的。但是交流起來,爸爸們也有委屈要說。

  “他們都在想:現在媽媽都是專家,我們都沒有發言權,我做什麼都是錯的。媽媽在這個領域裡確實掌握了太大的話語權。”李小萌說。她在壹個公眾號上開課,講育兒書籍,叫《媽媽讀書會》。壹次她給這門課拍宣傳片,導演是位年輕父親。他突然提出自己的不滿:你光給媽媽讀,不管爸爸,不說爸爸的事。


  

  繪畫:吳和平 C

  面對壹個呱呱落地的嬰兒,很多父親都會產生強烈的不真實感。演員包貝爾告訴李小萌,他拾分期待孩子的降生,但當他真的看到孩子的時候,他卻找不到想象中應有的強烈的連接感,於是,他就像許多父親所做的那樣,等孩子兩叁歲了,能交流了,才開始介入孩子的教養。

  前幾年,湖南衛視的真人秀《爸爸去哪兒》播出後,加拿大爸爸夏克立成了“映襯”中國爸爸的模范。他對女兒的陪伴令許多母親都自歎弗如。他和女兒壹起瘋玩,壹起染頭發。不久前,女兒想打耳洞又很害怕,他就和孩子壹起打了耳洞:“你看,什麼事只要有個伴就不難。”

[加西網正招聘多名全職sales 待遇優]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壹頁1234下壹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推薦:

    意見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Copyright © 溫哥華網,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溫哥華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